故宫的描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故宫 上朝 故宫的描写

故宫的描写

#故宫的描写|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故宫的描写

2023-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故宫的描写

以“心理描写”为例谈学习描写的一个先决问题

一、聚焦“如何用”:“心理描写”的教学实情

“心理描写”是中学记叙文训练中的重点。为便于后文讨论,透过下面课例,我们先来看看“心理描写”目前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第一个课例是汪洋老师的《“思前想后”——心理描写教学设计》(刊于《新作文》2009年第12期)。这个课例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1.导入。出示两篇初一新生考场作文,比较两文优劣并引出描写、心理描写的意义。

2.引导学生再次默读两个心理描写片段,发现并总结心理描写一般规律。

(1)启发:我们在写人物心理的时候常用到一个成语“思前想后”,看看我们这两段心理描写哪些是属于“思前”,哪些是属于“想后”,除“思前想后”外还有想什么时候的心理描写。

(2)学生默读后汇报片段中属于“思前”的内容,属于“想后”的内容,还有属于“想现在”的内容。

(3)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思前”就是想过去,“想后”就是想未来,心理描写一般可以从“想过去”“想未来”“想现在”这三个角度来展开。

3.指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一般规律进行改写训练。

4.赏析名著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验高境界心理描写。

第二个课例是贺燕君老师的《“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教学设计》(刊于《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11期)。此课例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1.出示明人宋濂《龙门子凝道记》(节选)。

2.引导学生对人物事件进行品评,明确“写什么”,为“怎么写”铺垫。

3.在实践中体验领悟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标准。

(1)片段训练一:静态心理剖析

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A.假如申屠敦是一个追寻真理、软弱迷惘的人,他会有怎样的心理,请加以描写。

B.如果申屠敦是一个坚持真理、刚烈正直的人,他会有怎样的心理,请加以描写。

(2)片段训练二:动态心理发展

原文中“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这一处“良久”时间段中贵人的心理活动值得我们琢磨。教师提示学生:要写出人物心理动态发展过程,以及隐秘、曲折、细腻、复杂的动态心理描写特点。

(3)片段训练三:选择恰当的意象表现心理

请选择一个具体景物、物象,使之着上申屠敦当时“归而叹曰”的心理(追寻真理、软弱迷惘、凄凉无奈的性格)。

A.以情境设计或意象渲染烘托申屠敦(第二种性格)的心理世界。(方法)

B.心理描写:物皆着我之色彩。故事情节符合人物心理发展逻辑。(标准)

上述两个课例兼涉初高中学段,均出自中学语文界权威专业杂志,代表了当下“心理描写”教学的一般内容及特点,带有较强的范本研究价值。

就目前学生写作记叙文的实情来看,主要的难点有二:一为不知“怎么办”,即不知道如何去写作“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等内容。二为不知“何时用”。一些外显性较强的描写内容,学生在“何时用”这一问题上很少有迷糊,但是对于像“心理描写”这类偏于隐秘、内蕴的描写类型,很多学生却不知道“何时用”,进而导致了很多初学记叙文的学生,一学期下来,记叙文写作中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当下笔者提出“何时用”这一问题,显得有些肤浅,但这确实又是学生在写作实际中遭遇的一个困点,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二、语境机理:“心理描写”的深度透视

一般认为,“心理描写”就是呈现人物心理的一种描写手段。这样的理解过于笼统泛化,对真正把握“心理描写”几无多少价值。下面,我们先呈现几段名篇中的心理描写。

1.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海明威《老人与海》

2.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曹雪芹《红楼梦》

3.(萧涧秋)看完这封信,心里却急烈地跳动起来,似乎幸福挤进他底心,他将要晕倒了!他在桌边一时痴呆地,他想,他在人间是孤零的,单独的,虽在中国的疆土上,跑了不少的地面,可是终究是孤独的,现在他不料来这小镇内,却被一位天真可爱而又极端美丽的姑娘,用爱丝来绕住他,几乎使他不得动弹。——柔石《二月》

细细品读上述心理描写片段,我们透过文字潜隐的思维关系会发现:心理描写是人物遭遇(历经)一些人事物之后,内心中的判断(评价)、推理的内容。例1句中,“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一句就是对具体事件的判断,随后的一句话“我倒是过意不去”便是对我的心理状态的评价概括。例2句中,林黛玉的心理描写暗含着因果推理,即,因为“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所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例3句中,萧涧秋的心理描写中既含有对自己状态的自我评价,还有他“不得动弹”的原因推理:一位天真可爱而又极端美丽的姑娘。

由上分析,虽不能穷尽式地得出一个非常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但通过几个典型心理描写后,我们会发现,心理描写往往与判断(评价)、推理有关。换言之,当我们遇到判断(评价)、推理语境时,便不能忘却“心理描写”的用武之所。这一认识对于学生学习心理描写至关重要。因为,记叙文写作的常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中,使用率较低的就有心理描写。使用率低,意味着不会用,不好用,实际上,深推一步的问题在于:很多学生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时候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怎么用”“如何写才能写好”等問题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三、重视“何时用”:“心理描写”的引申价值

有了上述认知后,我们来看一则学生的作文片段。

教室中几束惨白的灯光抵挡不住腊冬的暗然。窗外,清寒的雨滴在冒着热气的玻璃上撞得粉身碎骨。一张一合,数学老师的嘴唇中溜出的竟是一缕缕如同从窗缝中挤进的寒风。我紧裹着寒服,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向同桌移了又移,拖着冻得僵硬的脚踝,让身子暖和些。

这个片段中的内容不少,既有环境描写,也有人物描摹。如果要加入“心理描写”,没有“何时用”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的话,我们会感到茫然无措。如果我们以“何时用”的视角审视这段话,就会寻觅到很多可以切入增添“心理描写”的地方。首先,是对环境“黯然”“清寒”的判断(评价);其次,可以是对数学老师上课状态的判断(评价);另外,还可以是我一连串动作的因果推理。试看增添了不同“心理描写”内容的片段:

1.教室中几束惨白的灯光抵挡不住腊冬的暗然。窗外,清寒的雨滴在冒着热气的玻璃上撞得粉身碎骨。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词:“鬼天气!”一张一合,数学老师的嘴唇中溜出的竟是一缕缕如同从窗缝中挤进的寒风。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儿啊!我紧裹着寒服,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向同桌移了又移,拖着冻得僵硬的脚踝,让身子暖和些。

2.教室中几束惨白的灯光抵挡不住腊冬的暗然。窗外,清寒的雨滴在冒着热气的玻璃上撞得粉身碎骨。一张一合,数学老师的嘴唇中溜出的竟是一缕缕如同从窗缝中挤进的寒风。我紧裹着寒服,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向同桌移了又移,拖着冻得僵硬的脚踝,此时,我心里只有一些平庸的念想:“好冷啊!靠近点,暖和些,暖和些!”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增加了心理描写片段之后的文段,不仅让文章内容愈发充实,而且主要人物的存在感更加明显,人物性格特征也越加明晰。这便是心理描写的价值。无论何种价值,我们都不能忘却“何时用”思维在其中发挥的效益。这种思维,是我们教学“心理描写”的必由之路与便捷之途。

另外,行文至此,我们还应该有如下的体认:从写作的实情来看,笔者以为,“心理描写”可分广义与狭义两类。从某个极端意义而言,学生所有的习作内容(人、事、物等)都屬于内心活动,都应归入“心理描写”的范畴,这属广义的“心理描写”。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研究的主要聚焦点在于一些狭义层面的“心理描写”:记叙文中的人物遭遇(历经)一些人事物之后,内心中的判断(评价)、推理的内容。当然,对比广义与狭义“心理描写”的异同并深化下去,会成为记叙文描写教学中的另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作者通联:四川资阳市乐至县乐至中学]

作者:佘蜀强

第2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文指导分析

◆摘 要:作文可以有效彰显出人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不论是语句或结构等方面知识关键点,或是观察与表达或思考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均能够通过作为做出有效呈现,所以作为教学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与影响。针对初中生而言,其作文对语言描写与心理描写的有效处理对作文的呈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作文指导

作文写作阶段,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语言描写属于刻画人物的关键写作方法,人物语言源自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而心理描写则可以深入人物内心灵魂,对人物内心世界做出充分的展现与揭示,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与思想情感做出充分表现。本文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对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文指导做出分析探讨。

一、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概述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关键方法,其涵盖人物独白以及对话。独白能够对人物心理活动做出充分的表现以及反映,而对话可以使两人彼此之间的对话,同样可以使多人彼此之间的互相沟通。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言,应具备个性化,同时还应彰显出人物话语良好的艺术性。优秀的语言描写能够生动形象的对人物性格特点做出有效展示,并对其思想情感做出有力表现,对其内心世界做出充分反映。

心理描写,是位于文章中对人物处于相应环境所特有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活动等做出的描写,属于作文写作时彰显人物性格以及品种的关键方法。主要以人物内心独白描写较多,能够反映出人物真实内心想法以及真实心声,讲述其忧伤、欢乐与矛盾等复杂的心理,使读者可以通过人物表象,对人物内心世界做出充分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突出文章关键重点与主要核心或是人物品德与思想情感。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内心存在的心理活动做出充分描写,能够充分展示出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内心世界。基于此,心理描写成为彰显人物思想情感与性格特点的关键方法。不过,心理描写同样能够彰显出人物心路历程,以此侧面反映出其性格特点。

二、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文指导分析

(一)通過内心独白,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内心独白即文章人物自身对自身讲述的话语。运用此种写作技巧方法过程中,一般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作文写作,好比电影中主人公思考过程中存在的画外音,这也成为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关键方式。针对人物心理活动方面,需要使用复杂繁琐或难以通过语言与行为等做出生动形象描写,则可以通过对此方法的合理运用做出有效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做出充分保险[1]。

比如,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中“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目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的语句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充分表现出“我”十分紧张与害怕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的刻画描写出“我”由于十分绝望与惊恐而丧失信心与判断力,知识精神意志达到崩溃边缘的具体情形。

(二)通过幻觉描写,彰显人物内心世界

一般而言,当人处于十分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下,眼前或是耳边便会产生虚幻景象或是声音,且内容通常多为自身最为害怕见到或听到的内容。比如,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中“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的语句描写,属于明显的心理描写,由于悬崖上唯独剩下“我”自己独自一人,绝不会出现其他人,不过“我”却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这也生动形象的反映出“我”由于孤独一人置身于悬崖之上,内心产生的害怕、孤独与恐惧的心理活动。

(三)学习心理描写,刻画生动形象人物

心理描写属于刻画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关键方法。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可以有效深入至人物内心世界,并充分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彰显出人物复杂多变且丰富多彩的内心思想情感。比如,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心理描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独自一人置身于悬崖的情况下,他头上冒着冷汗,身体紧张发抖、眼前阵阵眩晕、啜泣、呻吟,充分刻画描写出“我”内心存在的孤独与恐惧和害怕心理。征服悬崖之后,心理描写方面显得更加细腻,从恐惧害怕一步一步变化到巨大的成就感,通过心理变化的层次感对心理活动做出充分描写。因此,学生作文写作阶段,由于心理描写存在相应的不足与问题,通过对心理描写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可指导学生对作文做出调整与修改,位于合理的部分添加相应的心理描写,使人物能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作为变得更为丰富充实[2]。

综上所述,作文写作过程中,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写作的关键部分,语言描写对人物做出清晰形象的刻画,人物语言源自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而心理描写则是对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等做出的充分描写,可以深入人物内心灵魂,对人物内心世界做出充分的展现与揭示,对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与思想情感做出充分表现。基于此,作文指导教学阶段,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搭配结合,并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以此书写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庞杰.言表我心,心随我愿——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文指导[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7:51-51.

[2]郭秀芳.作文教学:源于生活,回归课堂——以《写作指导之语言描写》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12):86-90.

作者:武晶

第3篇:故宫的建筑风尘

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多件文物里发现两件文物的联系,仿佛在森林里寻找两片相似的树叶一样难而又难。只有细心的人,才能从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和另一卷由不知名作者绘制的《江山秋色图》中,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这两卷北宋绘画的卷后,残留着两段笔迹相同的题跋,落款相同,时间也竟然一样。即使在今天,我们仍能见到那发黄的纸页上赫然写着一行细致流丽的行楷:

洪武八年秋文华堂题

洪武八年,是公元1375年。后面即将讲到,这一年,在大明王朝的皇宫建筑史上,至关重要。

文华堂,在明朝当时的首都南京。《明实录》记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开文华、武英二堂”,“择国子生年少聪明者说书”,就是说,文华堂,是当时朱元璋为教育皇子而成立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教育阵容堪称豪华,不仅囊括了当时天下第一学者宋濂,而且几乎汇集了政府里的所有精英,其中包括: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右都督冯胜……

然而,在朱元璋心里,文华堂最重要的学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儿子——他的皇后马氏所生的朱标。

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标刚刚五岁,朱元璋就委派宋濂为他讲授经学。四年后,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把九岁的朱标立为世子。又过三年,朱元璋立国号“吴”,把朱标这位十二岁少年带到凤阳祭拜祖墓,出发前,朱元璋表达对朱标的殷切希望:

“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现在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辛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把他们的话记在心里,好知道我创业的不易。”

此时,朱元璋已经以吴王府,作为自己的宫城,这里曾是南唐皇宫,在南宋也是皇帝行宫。第二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

反复犹豫之后,朱元璋决定把都城定位在自己的故乡凤阳,这项自洪武三年开始的建设工程,到洪武八年突然戛然而止。人声喧哗的凤阳皇宫,转眼间人去楼空,留下一座皇宮的巨大骨架,时隔六百多年,它的奉天门、三大殿台基,以及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内金水河的遗址,仍在追忆它曾有的荣华。

也是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下旨,“改建大内宫殿”。两年后,大明王朝的皇宫,在钟山脚下尘埃落定,让人想起诸葛亮当年游说东吴共同抗曹,见到南京(当时称建业)第一眼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到那时为止,这个新王朝的一切,都在按照朱元璋的心愿进行着——他有了辉煌的宫殿,也有了仁德的继承人。但他不会想到,不出几十年,他所奠定的一切,全都化成了乌有。

洪武八年,这个关键性的年份,刚刚二十岁的朱标,在文华堂里端详着《芦汀密雪图》,发黄的细绢上,他看见薄暮正在悄然降临,瑞雪覆盖的浅滩上,黄栌枯槎在寒风中摇曳,水禽们有的依偎栖宿。图画湖岸汀渚,枯木棘竹,气象萧疏,江天寥廓,画家以细腻、凝炼的笔触、简约舒缓的平远式构图,描绘了隆冬时节荒寒萧瑟的意境。前黄绢隔水上,宋徽宗的瘦金体赫然在目:“梁师闵芦汀密雪”,上面押着他著名的双龙方玺。朱标端详许久,写下如许文字:

楚之旷浦,遇冬摇落之时,平沙尺雪,汀芦弥漫,若跨踦登峰,使神驰潇湘之极,莫不浩浩然、荡荡然心地无凝,故云八景者,宜其然,孰能图此?独梁师闵胸钟楚景之秀,特画图以像生,岂不快哉!

年方二十的太子朱标,在写下这段文字时,心思是那么宁静,像所有人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大逆转毫无察觉。一切都已表明,统领这个王朝的重任将落在他的身上,只要他活得够长。

朱标外表风流俊雅、性情柔软仁慈,却缺少刚硬和铁血,虽有成为仁君的潜质,却不具备统御天下的霸道。

为了训练孩子们心狠,父亲朱元璋甚至命人把装满死尸的大车拉到朱标面前。后来朱元璋虐杀开国功臣,以便高枕无忧地把皇位留给子孙。遗憾的是朱标对父亲的苦心并不领情,当朱元璋准备把开国重臣、也是朱标老师的宋濂满门抄斩时,朱标急忙奔至御前泣谏,被父亲痛骂一顿,竟然跳金水河自杀,幸被救起。朱元璋听说,哭笑不得,说:傻孩子,我杀人,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但老天偏偏跟他开了个大玩笑,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没等到接班,就在三十七岁上突然病死。

再活六年,他就可以在父皇朱元璋死后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对于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来说,这并不困难。

但那六年,对朱标来说,是无限远的距离。

朱元璋把什么事情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他亲手选定的接班人,会先他而死。

朱元璋苦心设计的剧情,根本没来得及上演,明朝的剧情就迅速逆转。

人算不如天算。

朱标的死,结结实实地改变了王朝的运命,以致此后六百多年的历史,都发生了多米诺骨牌似的变化。

假若时光倒退几年,朱棣做梦也不敢想,皇位这个天大的馅饼,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朱元璋在登基以后,一方面秉承兔死狗烹这一古老帝术,上演着清除开国元勋的传统戏份,以至于他死时,开国元勋已无一幸存,一方面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各地做藩王。这两件事儿实际上就是一码事儿,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除掉那些开国老臣,自己的子孙才能顺利接班。无论那些建国功臣曾经怎样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只有朱姓后裔是最可靠的,那些藩国里的子孙,像屏障一样拱卫着朝廷,让他朱家的权力坚如磐石,皇图永固。他为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称谓:藩屏。

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曾经掏空了周朝基业的权力之冠,又被朱元璋戴到自家子孙的头上。朱元璋不是不知道,东周春秋争霸、汉代“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根源都在藩王割据,但他还这样做,一是因为他相信血缘的力量,权力只有姓朱的人掌握,才是最安全的,二是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他在子女的教育上下了大功夫,他的儿子,与别人的儿子不一样。他曾自信地宣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此为“久安长治之计”。他不会想到,像他这样强悍和自信的人,依然逃不出历史的怪圈,这样做的结果,依旧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尽管后来出现过朱棣这个强势的皇帝,还有“仁宣之治”的昙花一现,但总体上的下坡路,从此时就注定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大明王朝的草创年代,朱元璋的高层构架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吸纳了天下的能人,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外部的挑战,权力核心也没有和底层脱节,而一旦他的屁股在龙椅上坐定,把权力固化,变成一个完全属于他个人及其子孙的封闭结构,权力的中枢神经都会钝化,以至失效。无论他把权力攥得多么紧,也无论他在子女教育方面下了多大的力气,那权力都终将离他而去。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当二十一岁的朱棣带着徐达的爱女、四年前被册封的燕王妃,纵马出了灯火阑珊的南京城,一路向北,跨过当年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易水,抵达遥远的北平就任燕王时,他已是一名银盔银甲、久经战阵的青年英雄。

那时的北平,尽管曾经做过辽代的南京、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但是数经战火洗劫之后,已经破败凋敝,更何况,在大明王朝的版图之内,它只是一个遥远的边塞城市。但这里地处明帝国、蒙古、朝鲜等多种势力的交接地带,也就是今天地缘政治里的“东北亚”,这里虎踞龙盘,犹如一团复杂敏感的经络,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朱元璋死前不久,还在给朱棣的一封信里说:

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周防边患,义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

朱标死后,朱元璋犹豫过,皇太子的位置,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套路,传给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还是传给朱标的弟弟朱棣。其实,在众皇子中,朱棣是最出色的。他在刀光劍影中长大,少年时随将士们出征的经历,锤打了他的筋骨和内心,让他变得风雨难侵。在朱元璋心里,朱棣已经成为众藩之首。只因翰林学士刘三吾一句:“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 一话道破了朱棣的硬伤——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朱棣不仅行四,在他前面,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这两位哥哥,而且他是庶出,他的生母是碽妃,而不是朱棣后来让史官们篡改的,是朱元璋的正室马皇后。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没有正统嫡传的身份,这几乎是一条政治红线,这宿命,是他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他的履历,天生不合格。

因此,让朱棣接班的念头,在朱元璋心里,只是打了个转,就不见了踪影。

公元1398年六月,朱允炆在南京城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从被确立为皇太孙到继承皇位,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没人提出异议。但在这平静的外表下,却是暗流涌动。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目光,有一缕就是来自北平,来自燕王朱棣。

朱标留下的位置,表面上让儿子朱允炆填补了。然而,在朱允炆继承皇位的同时,也继承了父亲柔弱慈善的性格。在久经沙场、冷酷而冷血的皇叔朱棣面前,这个文质彬彬、年轻望浅的“少年天子”,定然不是对手。

朱允炆当然能够体会到燕王的虎视眈眈。登基后,他也曾试图打压朱棣,把他居住在元朝故宫的行为定性为“僭越”。朱棣上书反驳:

此皇考所赐,自臣之国以来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损,所以不同各王府者,盖《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

朱棣说,住在元朝故宫,这是父皇的旨意,况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扩建,跟各王府不同,只是利用了元朝的旧建筑,哪里谈得上“僭越”呢?

终于,唇枪舌剑演变成明火执仗。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蛰伏已久的朱棣终于走出度过了将近二十年岁月的燕王府,誓师起兵,南下讨伐朱允炆,向自己的皇位挺进。

这场决定王朝未来命运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四年后,朱棣率领军队冲入南京紫禁城的时候,朱允炆去向不明,从此在历史中消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硝烟尚未散尽,朱棣的屁股,已在龙椅上缓缓坐定。

气势恢弘的永乐时代,就这样拉开大幕。

但那时的朱棣并不知道,他屁股下的皇位,原本可能根据“兄终弟及”的典制“合法”获得的,那是因为朱标死后,排在朱棣前面的两个哥哥——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也先后死去,朱棣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长子。

朱元璋假如知道自己的一念之差,导致他的子孙之间发生了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九泉之下,定然会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

根据单士元先生的推测,元朝的故宫,是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到十四年(公元1416年)之间被拆除的。

那时,朱棣已经在南京城里做了十四年皇帝。

十年前(公元1406年),一纸诏书自宫殿的最深处传出:

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诏书下达后,工部尚书宋礼就风尘仆仆地奔向湖南两广广袤的深山密林,还要造船和疏浚水道,回来,已是十三年后。

没有起重机,没有高速公路,砍伐及外运都是不可想象的事。那些采好的木材,一般在九月里起运,到第二年的二月停止,因为三月水涨,运输便要停止。从《四川通志》里,我们可以查到楠木的运输过程。一根楠木,需要五百名民夫拉运,运到江上,每八十株楠木,扎成一只巨大的木筏,由十名专业的水手,以及四十名民夫驾驭,沿长江顺流而下,“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越历江湖,逶迤万里”,从扬州入大运河,经江苏、山东、河北,由差官一路押运到通州张家湾,再经三十里旱路,运到北京朝阳门外大木厂和崇文门外神木厂存放并进行预制加工,一般要三四年才能到达,物流费用,也使木材价值升值一二百倍以上。这浩大的原料采集工程,仅两湖为采木投入的人力,即达十万之众。不知有多少人,倒毙在运输的途中,御史王德完说:“数年采木,十室九空。赤子委于沟渠,白骨暴于林莽。”不知这生命的价值,应该如何计算。

《明史·食货志》说:“明初,工役之繁,自营建两京宗庙、宫殿、阙门、王邸,采木、陶甓、工匠造作,(经费)以万万计。” 这只是泛泛而言,因为工程的耗费,实在多得无法统计。而帝国的岁入,根据崇祯三年的明确记载,为一千四百六十余万。可见直到晚明,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与营建宫城的费用比起来,也只是“毛毛雨”。

若朱元璋在,这浩大的宫殿,一定会成为他不能承受之重。当年南京宫室初建,朱元璋就下达指示:“宫室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过为雕斫?”意思是说,这些宫殿,只要坚固就可以了,有什么必要过分雕琢装饰?主持营建的官员送来规划设计图,他见有雕琢绮丽之处,就全部删除。太子和公主的宫殿要重新装饰,需要一种名叫“青绿”的涂料,工部奏请采办,朱元璋坚决拒绝,说在库藏里找找,凑合用就行了,“岂可以粉饰之故而重扰民乎?”

这个苦孩子出身的开国皇帝,一生艰苦朴素,他穿的衣服,是洗了又洗的旧衣服。有一次在奉天门附近看见一个金陵少年“衣极鲜丽”,叫过来盘问,他身上的衣服多少钱,少年答曰:“五百贯。”朱元璋大为光火,把这个“富二代”狠狠教训一番:农夫如何艰辛,食惟粗粝,衣惟垢敝,而你游手好闲,不过仗着“父兄之庇”,如此骄奢,“一衣制及五百贯,此农民数口之家一岁之资也!”那少年可能愣了半天,还不知道这位骂他的,正是这帝国的君王。

但北京皇宫不同,它虽然是以南京宫城为范本,“而高敞壮丽过之”。也就是说,北京宫城是南京宫城的升级版。仅以午门为例,南京宫城午门遗址城台,东西长九十三点七米,而北京宫城午门长一百二十六点九米,二者之比约为三比四。南京承天门、端门和午门的门楼皆为五间,而北京承天门、端门和午门门楼则为九间。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九”为阳数之极,“五”居阳数之中,是王者之数,应《易经》乾卦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象,一般不会出现在“门”的等级中,唯有北京的宫门,体现了这“九五之尊”的威严。

其实,在南京,山环水抱之中,已经有了一座恢宏壮丽的紫禁城。

明帝国最初选都凤阳,这项自洪武三年开始的建设工程,到洪武八年突然戛然而止。一些从宫殿上拆下来的构件,用于营建龙兴寺,以纪念这龙兴之地。人声喧哗的凤阳皇宫,转眼间人去楼空,留下一座皇宫的巨大骨架,时隔六百多年,它的奉天门、三大殿台基,以及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内金水河的遗址,仍在追忆它曾有的荣华。

也是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下旨,“改建大内宫殿”。两年后,大明王朝的皇宫,在钟山脚下尘埃落定,让人想起诸葛亮当年游说东吴共同抗曹,见到南京(当时称建业)第一眼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南京故宫,这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如今只剩下中山北路附近的一片柱础石基、残垣照壁,但在南京紫禁城消失的事物,后来都在北京完美复原。古建筑专家指出,北京宫城,是以南京宫城为范本的,而南京宫城,又是以朱元璋最初在凤阳建立的都城为蓝本。中国历代王朝对皇家宫阙的设想,几经修改与翻版,击鼓传花似的,从凤阳、南京,穿越江河大地,最终传到北京。

宋礼回来时,北京紫禁城,已经在地平线上现出它庄严的轮廓:巍峨壮丽的皇宫,城墙外表用青砖砌成,内用夯土垫实,每块青砖长四十八厘米,宽二十四厘米,高十二厘米,重达二十四公斤。整座皇宫用砖数量超过一亿块,瓦件达到两亿。

主要宫殿的梁柱及主要构件一律采用楠木,间用杉木。楠木是一种极为珍稀的木材,尤其是金丝楠,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丝浮现,映射出丝绸般的反光,且有淡雅的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

单士元先生说:

紫禁城宫殿南北分为前朝和大内,东西分为三路纵列,中宫和东西六宫,形成众星拱月的布局,体现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营建法式。现存紫禁城故宫,基本上是永乐时期奠定的基础。

东西部御苑部分,既承袭了元代琼华岛部分,又营建了西宫(元隆福宫旧址,今中南海部分)和景山,改变了元朝三宫鼎立的格局。形成以紫禁城为中心,四周环绕西宫、南内、景山三处御苑,并圈于皇城内。同时在皇城兴建了各监、局、作、库等一整套供应皇家需要的机构。……明代吸收了元代规制,把红门拦马墙向东南方面扩展,形成后来的皇城。御用机构分布于各御苑与紫禁城之间,这样的双重宫禁,布局之工整,机构之繁多,充分体现了亿万之家供养皇帝一身的建筑主题。

大明王朝建立不到半个世纪,已经营造了三座都城:凤阳、南京和北京。尤其后两座,在当时堪称世界上最为奢费的大城。

至于朱棣为什么要不计代价地修建第三座宫殿——北京紫禁城,《明成祖实录》里没有记下一字,以至于清朝康熙皇帝曾经感叹:“朕遍览明代《实录》,未录实事,即如永乐修京城之处,未记一字。”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迁都计划本身的‘保密’所造成的”。

一个堂皇的理由是:“北平建都,可能控制胡虜”、安定北部边陲,“龟缩在南方,先天就有不足,一旦边境起事就鞭长莫及”。为此,需要修建宫殿,“以备巡幸”。

以色列史学天才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讲述帝国的概念时,给出了两个定义:

第一,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两三个民族还不够,二三十个就算很多;要迈进帝国的门槛,其统治的民族数量,就介于两者之间。

第二,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

赫拉利说,像这样的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不仅让帝国独树一格,更让帝国站到了历史的核心。正是这两项特征,让帝国能够在单一的政治架构下纳入多元的族群与生态区,让越来越多人类与整个地球逐渐融合为一。

学者施展认为:“大明的实际统治范围未及漠北,但自成祖起定都北京‘天子守边’,其强悍的武功使得草原上始终未曾形成类似古代的匈奴、突厥一般强大持久的游牧帝国;而明朝国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也与北境安全需求相关,因此这个中原帝国又是基于内亚的草原秩序而获得身份定位的”。

倘如此,只要将朱棣住过的元朝宫殿做些改建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建造如此规模的宫殿,顺带着造出一座浩大的北京城,“凡庙坛、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

真实的原因,是朱棣一辈子都生活在“篡逆”的阴影里,一辈子都在为自己正名。不了解他夺位的历史,就无法理解他营造北京宫殿的强大冲动。北京紫禁城,大朝正殿以“奉天”命名,而不是像西汉那样叫未央宫、像唐朝大明宫那样叫含元殿、像北宋汴京皇宫那样叫大庆殿,无疑是在强调着这个政权“奉天承运”的正统性。朱棣一生都试图向宏伟的事业索取名声,他修长城、造永乐大钟、编《永乐大典》,遣郑和出洋、催生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以此来赢得历史的口碑。

从这座城出发,朱棣数次深入漠北追剿蒙古人还有一个隐秘的动机,就是秦始皇当年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据说在历经后唐、后晋、辽之后,落到了元人手上,这当然是荒誕不经的传言,但朱棣一心想得到它来证明他的帝位不是“篡逆”而来,而是天命所归。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影响极为深远。他是这样说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一个皇帝,必须像北辰那样,居于世界的中心,人们才能像众星一样,环绕着他。他之所以能够居于世界中心,是因为他的道德,天下第一。

那么,到底哪里才是世界的中心,可以安置人世间的道德冠军呢?

《尚书》说,“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秦朝的时候,咸阳就是大地的中心。《时遗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筑云明台,号称“子午台”,就有中央子午线的意思。后来他修建阿房宫,正殿的前面,就有一条子午线——当时叫“阁道”,一路向南,贯穿秦岭。 它正对的那条秦岭山谷,被人们称为“子午谷”。当年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就是从子午谷通过,道路的艰难激发了汉军士兵对抗项羽的决心,最终,他们杀回了关中,夺取了天下。到了东汉,这样的传奇,依旧激励着汉中太守王升,让他在《石门颂》里,写下了这样的话:“高祖受命,道由子午,兴于汉中……”

从夏商时代建都中原,周秦汉唐进入关中,两宋回到中原,金元明清定鼎燕京,被称为中心的地方太多了,这难免让人对皇帝的道德产生怀疑——假如每一座京城真的是天下的中心,那中心怎么可能忽左忽右、忽东忽西?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历代王朝都城的移动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大,必然使版图的几何中心发生变化。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各民族的融汇史,“边缘”民族不断融入,既证明了这个“中心”吸附力之强悍,又使原来的“中心”无力负荷,随之而来的调整就不可避免。只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改朝换代带来的都城转移,必定会让他们感到迷惑。

到了元明时代,北京被认为是最完美体现“天下之中”思想的都城。早在南宋,朱熹就说:“冀都是正天地中间”。 北京,刚好是北极星(紫微星垣)在大地上的投影位置,乃天之中,是天下最尊的地方,而关中、中原、齐鲁、吴越都在南面,定都北京,完全符合“以北为尊”、“南面而听天下”的原理,是顺意天意之举,北京也因此而改名“顺天”。

北极星的投影点,就是太和殿,穿过这个点,划一条南北轴线,作为天下的中心,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子为北,午为南,那条线,也叫子午线。在执政者看来,国家的秩序,正深藏于子午线的意义中。

子午线的存在,不仅使宫殿成为王朝时间的启始,也成为空间的启始。这条子午线,不仅穿过紫禁城,穿过整座京城,更一路向南,穿过万里江山。它的正北,是天寿山,正南依次是泰山、淮南诸山和江南诸山,皇帝坐在太和殿上,黄河、长江、淮河及江南山水在他视野的延长线上展开,万里江山奔来眼底,让他感觉到江山永祚,天地合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和”字,就是天人合一的意思。

我早在1971年就参观过故宫,那一年我三岁,家住在沈阳,父母带我来北京,在天安门前照了相,后来又参观了故宫,也在故宫照了相。后来进故宫工作,查看院史,才知道那一年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一年。三年前,1966年8月,故宫关闭。1971年,造反的浪潮早已平息,7月5日,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自故宫博物院1925年成立,至今90周年,只有这三年关闭过,即使在日本占领北平期间,仍在开放。但我们要感谢这闭馆的三年,因为周恩来的一纸命令,让故宫躲过一劫。今天我们在神武门上见到的“故宫博物院”牌匾,就是郭沫若先生在1971年写成,放大刻上去的。

因此,我在那个夏天游历故宫,就有了历史性的意义——我应当是故宫重新开放后的第一批游客之一,只是除了几张黑白照片,脑海里什么印迹也没有。相比之下,还是张光宇先生描绘出的天上宫殿更令我感到新奇和兴奋,因为《大闹天宫》重新上映时已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已上了小学,对美术有了格外的兴趣,张光宇先生对天宫的想象,那种既华美又奇幻的气息,令我如痴如醉。后来来北京上大学,我重游故宫。重重的宫门,让人感受到它的深不可测。站在空阔的太和殿广场,两边的廊庑把天际线压得很低,凸显了太和殿的高度。其实太和殿的总高度只有35.05米(含台基高度),在现代都市里,摩天大楼野蛮生长,三四百米的高度,也在不断被刷新和超越。相比之下,太和殿的高度实在不值一提。但在我心里,太和殿依旧是最高的建筑。它的高度是感觉上的,不是数字上的;是心理上的,不是物理上的。它犹如一座高峰,屹立在群山之巅,让人产生一种置身天堂的感觉。

故宫旧称紫禁城。可以说,这座紫禁城就是一座落实在大地上的天宫,与天宫有着相同的结构与属性。古人讲:“方位在天,礼序从人”,所以人世间的一切秩序,都是与上天所对应的。天上有什么,地上就有什么。《史记》中说,“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天帝——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玉皇大帝,住在天宫里,是宇宙间最高行政长官,那么在人间,也需要一个人来管事,他就是皇帝,我们也称天子,意思就是天帝的儿子,圣旨的第一句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说他的权力,不是靠武力抢来的,而是老天给的,叫“君权神授”,他管理的范围,我们称作天下,就是天的下边。

因此,假如有人从天上看皇宫,看到的不是起伏错落的宫殿,而是无数的点与线,代表着星与星阵。紫禁城的“紫”,不是指颜色,而是指紫微星垣,就是北极星。在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宇宙的中心并不是太阳,而是北极星。太阳是会落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都不怎么拿太阳当回事。但古代中国人对北极星毕恭毕敬,因为北极星位于天空中央,永恒不动,所有的星星都围着它动。奉天帝之命统治人间的天子,行政官邸也用这颗星来命名。

故宫也有太阳,但太阳没有北极星重要,因为太阳只是众星之一。用作家阿城的话说,中国人“不会崇拜之一,只会崇拜唯一”。 只有北极星才是唯一。《史记·天官书》开篇就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天极星就是北极星,太一就是天帝。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个一,说的就是太一,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是天帝。屈原《九歌》第一首就是《东皇太一》,因为在先秦楚国,有祭祀太一的特殊风俗。中国人的太阳崇拜,直到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以后才有。

故宫有日精门和月华门,是乾清宫区的东西两座门。在这里,日和月是平起平坐的,太阳的级别,并不比月亮高。乾清宫、中圆殿(交泰殿)、坤宁宫这后三宫,加上东西六宫,总数为15,刚好与紫微星垣的星辰总数相等。所以从皇帝到妃嫔,都住在紫微星垣上,就像住在宇宙飞船里,让所有人仰望。

当然,在故宫的天体世界里,倘少了北斗七星也是不完整的。因为北斗七星是天帝的权杖,是天帝统御天庭的象征,天地的运转、四时的变化、五行的分布,都是由北斗七星决定的。《甘石星经》说:“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意思是说,天帝坐在北斗七星组成的车里,定四时,分寒暑,定纲纪,所以北斗七星也是重要的,而在故宫,最活跃的数字除了九这个最大的阳数以外,七这个数字也反复出现,就是为了和北斗七星的数字暗合。比如,中轴线上,有七座殿宇,分別是:三大殿、后三宫,加上钦安殿;还有东西七所,数字也都是七。此外,游客们很少注意到,紫禁城建筑的顶端,还有七颗圆球,对北斗七星进行更直观的呈现——在午门城楼上有四座重檐攒尖阙亭,每个尖顶上有一个圆球,午门城楼上就有了四个圆球,刚好构成北斗七星的斗形,而在紫禁城内,三大殿中间的华盖殿(中和殿)、后三宫中间的中圆殿(交泰殿),还有最北部的钦安殿,屋顶都有一个圆球,这七颗圆球组合在一起,刚好是北斗七星。皇帝坐在奉天殿(太和殿)里,眼前是一条天河,也就是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外围是北斗七星里的四颗,另外三颗在他的身后,这样构成的一幅天象图,一定会让他腾云驾雾,幻觉丛生,不再去思量人间的苦乐。

早年读《山海经》,读到这样的文字:“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那是中国古人对昆仑山的地理描述。那时我并不知道,正是那座崛起于中国荒凉西部的山脉,决定了今天紫禁城的位置。

这看上去有些荒诞不经,但又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人观察世界的纵深感。那时还没有望远镜,更没有遥感卫星,古人的目光却能够穿透万里河山,获得一种地理上的统一感,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我想,中国在政治上的大一统,与古人在地理上的空间感是分不开的。

或许,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简单、干净,没有雾霾,所以纵然有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硝烟四起、血肉横飞,但那样的自然环境,那样的空气质量,让每个人的心胸都是开阔的,视线都是透明的。所以,尽管孔子周游列国都没找到工作,老子只留下一个骑驴出关的模糊背影,司马迁的下半身都被汉武大帝废了,但他们文字里的空间依旧是广大的,他们的视野依旧是浩瀚的,推窗一望,就能望见星沉海底,雨落河源。

但皇帝们更愿相信术士们的话,赋予了风水先生很高的话语权。对他们而言,这样的话语权,超过了所有的奖赏。所以,他们才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跋山涉水,无私奉献。在历朝历代,风水先生都是最辛苦的一批野外工作者,有诗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我看来,这诗就是形容风水先生的。无论我们把目光投入古代的山川大河,在黄河青山、西风古道之间,除了可见看见落在哪朝哪代,都会看到风水师踽踽独行的身影。

所以,在那个名叫廖均卿的江西风水师眼里,北京与昆仑山的距离并不远,放眼一望,山河大地尽收眼底。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五月,他站在天寿山上,看到天寿山主山格局如紫微星垣,傲然排列,他的心里或许就映出七百多年前,杨筠松在《青囊海角经》里对天寿山的描述:

大龙巨干,万仞千峰,峭然而来,幽然而止。其顿也,若降众山而臣之;其伏也,若怀万宝而藏。掀天揭地,襟江带海,幽奇远秀,依稀天汉之间。

杨筠松是唐代最著名的风水师之一,曾任唐僖宗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之乱后,他归隐山林,也将宫廷中所学之风水术带到了乡野民间,使这门帝王之术,开始为人民百姓服务。

“失礼,求诸野”,这话是孔圣人说的,朱棣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所以他刚刚登基,就开始在民间寻找通风水、懂阴阳的风水先生,为他确定陵墓和都城的位置。那时的朱棣,一门心思地要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对,认为天下初定,迁都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朱棣只能曲线救国,下令礼部寻找风水先生,为他选择陵址。朱棣知道,帝王的阳宅与阴宅要在同一条龙脉上。假如陵址选在北京,那么把皇城迁到北京就顺理成章了。

廖均卿神态庄重地接过皇帝的任命书,是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腊月初九。第二天,就匆匆赶到县衙里报到,那个县,就是江西赣州府的兴国县。县长说,事不宜迟,你这就向京城进发,我给你送行。这是腊月十一,十三日他就到了州里,二十一日就到了省里,布政大人对他说的话,与县长没有区别。他又一路北行,路过徐州时,赶上一场大雪,雪深五六尺,他涉雪而行,抵达当时的都城南京。

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之所以落到了廖均卿的手里,原因是廖均卿是当时风水行业的佼佼者,他的祖上廖瑀,就是杨筠松的学生。杨筠松把他的庙堂风水术藏入赣南的山林,七百多年过去,又被廖均卿带回庙堂。

廖均卿跋山涉水,抵达北京勘察地形,是在第二年的五月。站在天寿山上,视线变得无限绵长。面对群山,他开始思考天下的格局。不是政治的格局——那是皇帝的事,而是地理的格局,具体说,就是天寿山与昆仑山的位置关系。思考的结果,却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让一意迁都的朱棣喜不自禁——天下龙脉,正汇聚在这天寿山里。

现在得解释一下什么是龙脉。《地理大成》云:“龙者何?山之脉也。”龙脉盘桓在大地上,有起有伏,绵延不断,像是气在其中运行,又像人身体的经络,彼此相通。所以,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山不是一些纯物质的石头,而是气血畅通的脉管。

那么,龙脉的根源在哪里?就在昆仑山。在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我们一直习惯于把河流当作我们文明的动脉,但天底下所有的水脉都发源于山脉,而天底下所有的山脉都发源于昆仑山,于是,在这块广袤的国土上,昆仑山为观察所有山脉的坐标原点。《河图纬·括地象》说:“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青囊海角经》里,杨筠松写道:

山之发根脉从昆仑,昆仑之脉,枝干分明,秉之若五气,合诸五形,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相配,合乎德刑,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祸福悠分,存亡之道,究诸甲庚,天星凶吉,囊括虚盈。

意思是说,所有的山脉皆发脉于昆仑山,支脉分明。昆仑山秉五气,合五形,天气从这里下降,地气从这里上升,阴阳相配,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浓缩了宇宙的一切生发之道。这一观念,从早期战国时代的屈原一直到清代,都从没有改变过。徐霞客跑遍南北,就是为了给他的家乡金陵与昆仑山接上组织关系。

发源于昆仑山的天下山脉,主要分成三大支脉,也叫三大干龙,成为撑起天下的骨骼。所有的经络筋肉,都附着在这三大骨骼上。三大支脉中,北方的那条最长,它从昆仑山出发,一路向西,沿阴山、贺兰山进入山西,沿太行山逶迤向北,形成燕山,再向东,潜入大海。天寿山,就在这条龙脉终结之处。

起自昆仑山的龙脉,抵达天寿山后潜入地下,建紫禁城时人工堆起的万岁山(景山),又把潜入地下的龙脉再引出来,成为王朝的护佑之山。所以说,小小的万岁山,与苍茫绵延的昆仑山,是彼此连通的。在它的斜阳草木间,感受得到昆仑山的风雨脉动。前面说过,帝王的阳宅与阴宅要在同一条龙脉上,有了这座万岁山,作为皇帝阳宅的紫禁城就与天寿山里的陵寝(十三陵)连通了。

有了这些山,紫禁城就不再是一座孤岛,而是存在着一条通往上天的秘密通道,尽管这条通道,路途遥远,要从北京城,穿越黄土高原,顺着山脊连成的天际线,一路向西,奔向西部的雪山大漠,才能抵达昆仑山,但至少在明清两代皇帝的想象中,它是存在的。有了它,紫禁城才气韵流畅,它的千般威仪、万般美丽,才有了依凭。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上看,起自昆仑山的圣山组合,横亘在帝国版图的北方,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成为帝都和紫禁城的真正靠山,皇帝背靠龙脉,面南而王,俯瞰天下,中原的泰山、南方的五岭,都在他的视线的正前方。皇帝视线的延长线,无形中成为一条更长的中轴线,把万里江山,都统摄在一起。

那是一条真正的地轴,紫禁城位于地轴的顶端,一如北极星位于天轴的顶端,被泰山、黄河以及天下山水所拱卫,“合天下一堂局”,孔夫子“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空间理想,终于变作现实。

想起来蛮有意思,假若没有廖均卿为皇陵和皇宫点穴、定位,就没有我们眼前这座紫禁城,就没有明清两代五个世纪的沉浮沧桑,就没有皇城根下芸芸众生的风雨悲欢,也没有我这一介书生在故宫博物院找到一生的饭碗。在我与廖均卿,甚至与朱棣之间,也有着一条看不见的命运连线,就像那条发轫于昆仑山的命运连线一样。实际上,现世中的每个人,都与历史有一条这样的连线,古时的风里雨里,酝酿着今天的细胞血肉,没有前面发生的一切,后来的一切也都将胎死腹中。无论历史纯洁还是肮脏,我们每个人,原本都连着历史的脈。

那些消失的元朝宫殿,其实也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们被拆散成构件,又出现在新的宫殿里。宫殿消失了又重现,这些构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见证了王朝之间的传递关系。

太多的旧宫殿被岁月裹挟而去,我们再也见不到,只能从史书中找到零章断简,或者从今天的故宫找到草蛇灰线,去想象和凭吊它昔日的辉煌。我们会羡慕西方的宫殿、城堡,依托于石头的坚硬,有一种穿越时间的力量。

木更利于能工巧匠在上面雕龙画凤,这些优点,都是石头所不具备。但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易朽、易坏,不能持久。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古代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摧毁旧宫殿,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下来?

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古人有文物保护意识,古代王朝,都有着鲜明的政治伦理,一个新朝,当然要建造自己的宫殿,而不是住在前朝的故宫里(只有清朝是一个例外)。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极强的再生性。不因为元故宫的消失,会让人们感慨惋惜,疑惑一座新建筑的诞生,为什么一定以一座旧建筑的消失为代价。

这不仅因为皇家建筑的诞生,就像一个王朝的诞生一样,意味着时间的起点,也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本身就像所有的生命一样,有生长与死亡、前世与今生。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一片建筑群,其实就是一片由巨树组成的森林。它们原本生长在云贵川的深山里,伐木工把它们砍伐下来,“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从扬州入大运河,由差官一路押运到通州张家湾,再经三十里旱路,运到北京朝阳门外大木厂和崇文门外神木厂存放并进行预制加工。紫禁城主要宫殿的梁柱及主要构件一律采用楠木,间用杉木。宫殿改变了树的形态,把它们变成建筑的构件——梁、柱、斗拱,却没有改变树的属性——温暖、润泽。中国的宫殿是有生命的,恰似人的身体,轻灵、伸展、有曲线美,不似西方的石头建筑,冰冷、坚硬、缺乏弹性。

更重要的是,木代表着生长性,中国古代木建筑,本身就像树木森林一样,不断生长。一如这鳞次栉比的宫殿,不是一次建成的,修修补补,不断完善,从六百年前延续到今天,从未中断。它也不会真正死亡,因为中国古建筑有着固定的组装形式,随时可以在新的空间里重新搭建。就像永乐十四年的元故宫,被肢解、拆散之后,便纷纷变身为建筑构件,融入到新的宫殿里。中国人也希望建筑永恒,却从来不把永恒寄寓在石头中,因为即使是石头筑成的建筑,也有损毁的一天,只有这生生不息的传递,才能实现真正的永恒。

这座新宫殿的地基垫层,隐藏在宫殿、庭院之下,今天的人们几乎看不出。紫禁城的地基垫层,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夯土,其中三大殿台基的地基垫层,厚达八到八点五米,一般地段的地基垫层,最浅的也要三到三点五米。这些地基垫层分片构筑,又彼此连接,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满堂红”。

但这只是垫层,真正的地基,则更加复杂。它们大多用黏土、碎砖、桩基、灰土等各种材料混合而成,分布在宫殿、月台、城门、城墙、庭院、通道之下,纵横交织,构成紫禁城神秘的地下世界。

十一

假如以皇帝的视角打量北京,这座新帝都,像套盒一样,套着四层城墙,由内而外,分别是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也就是说,天下的中心是都城,都城的中心是皇城,皇城的中心是皇宫,皇宫的中心是奉天殿(即太和殿),奉天殿的中心,则是那把人人敬畏、又人人垂涎的龙椅。

这座灰蒙蒙的城市里,只有中间那片波澜起伏的建筑群灿灿发光,人们称它:紫禁城。

皇宫的正门,是刚刚提到过的午门,午门,是站立在子午线上的南方之门。这座平面呈“凹”字型的宫殿大门,在阳光普照的日子,只有在正午,才看不见两侧雁翅楼的阴影,这座门的名字,正透露出它的阳刚之气。

在午门以北,深藏着重重宫门,它们不仅分割着宫殿的空间,也制造了宫殿的神秘效果。在它们后面,是广场,豁然开朗的宫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宫、坤宁宫、钦安殿依次浮现,让中轴线(暨子午线)上的建筑环环相扣。尤其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这五重宫门,和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三座恢宏的大殿,使《礼记》中关于“天子五门三朝”的宫室制度设想得到了最完美的落实。

紫禁城犹如一部复杂的密码本,建造者在里面预置了太多的密码。就像这午门墩台,从空中看,是一个巨大的“凹”字,午门广场则是一个巨大的“凸”字。二者紧紧地扣在一起。我在上一章说过,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刚好是一对“凸凹组合”。把午门的“凸凹组合”放大36倍,刚好就是紫禁城的“凸凹组合”结构,而36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在传统数理中象征“天罡”之数,36位神将拱卫的星宿,就是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正是天帝的居所,犹如紫禁城,是“天子”在人间的居所。

乾清门是外朝(Outer court)和内廷(Inner court)的分界线。乾清门以南为外朝,属阳,是皇帝上朝的大殿,如今那里游人如织、“黑导游”猖狂,但假如倒退几百年,在帝制时代,若你不是三品以上文官或者二品以上的武官,不是皇帝身边的高级侍从、侍卫和宦官,也不是皇帝下旨召见的人,那么你一辈子也不可能出現在这里。乾清门以北为内廷,属阴,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后宫,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和皇后寝宫(坤宁宫)伫立在中轴线上,两侧是东西六宫,那里是脂粉聚集之地。乾清门是紫禁城中轴线南北距离的中间点。奏章、物品的传递,都要在此中转,各种“快递”在这里集中,因此几百年间,这里都是紫禁城内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内金水河从紫禁城西北流入,象征远接生命之源的昆仑山,在宫中蜿蜒两千一百多米,静静地勾画出封建王朝的庞大身影、瑰丽的殿宇、游人好奇的面容,还有永恒的天空。

在中轴线的两侧,层层宫院,更如巨鸟的双翅般展开,层层叠叠,无尽无休。依偎着帝国的中枢,居住着天底下最尊贵的家庭,诠释着封建王权关于“家天下”的伦理,只是,在那灯火阑珊之处,同样是一个喧嚣吵嚷、爱恨交织的人间世界。

十二

午门到承天门(天安门)之间,是一道封闭的纵长方形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是太庙和社稷坛,体现《周礼》中“左祖右社”的规划思想。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那里是时间的起点;社稷坛是祭祀大地五谷的地方,那里则是空间的起始。

承天门(天安门)外,有T字型宫廷广场,广场南为大明门(位置在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大明门内、中轴线上的石板御路,有多少帝国官员匆匆走过,从这里进入浩瀚的皇宫。两侧连檐通脊廊房,长约500米,称“千步廊”。

千步廊东西两侧,排列着政府各职能部门,比如在东侧,有吏、户、兵、工各部,以及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在朱棣时代,有些散乱无序,到朱祁镇时代(正统七年),才开始“各以行列方位,次第改建”,变成这样的格局:

千步廊西墙外建五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是明代最高军事机构,此外,还建了通政使司、锦衣卫。

千步廊东墙外则依次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办公衙署。

当年朱元璋在南京,改建宗人府、五府、六部时曾说:“南方为离明之位,人君南面以听天下之治,故殿廷皆南向,人臣则左文右武,北面而朝礼也。五府、六部官署宜东西并列,其建六部于广敬门之东,皆西向;建五府于广敬门之西,皆东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大明帝国的政府重要部门,都排列在紫禁城之南,使进行百官都能“北面而朝礼”,而左文右武,不仅成为皇宫的布局原则——在紫禁城内,左有文华殿,右有武英殿,北京城里,左有崇文门,右有宣武门。所谓左右,也一律是面南而说的。

从大明门再往南,是内城的正门正阳门和外城的正门永定门。这些壮丽的城门,与紫禁城的中轴线相衔接,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壮丽的中轴线。但这条中轴线并没有在城市的边缘戛然而止,而是一路延伸,穿过万里江山,成为一条无限长的轴线。它的正北,是天寿山,正南依次是泰山、淮南诸山和江南诸山。永乐大帝坐在奉天殿上,黄河、长江、淮河及江南山水在他视野的延长线上展开,万里江山奔来眼底,让他感觉到江山永祚,天地合一。

在当代学者眼中,“明清时期的皇宫规模虽然并非历史中最大,但在空间意象的总体规划,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蓝图,在南北向的子午线上,在中天帝王之星下。”

十三

皇帝在举行重大仪式时经常登临承天门和午门,使得它们不仅仅是这皇城和皇宫的正门,而且兼任着临朝万邦的大殿的角色。皇帝在这里颁发诏书;军队凯旋时,亦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我们常听戏文里说:推出午门斩首,其实在明清两代历史上,并没有午门斩首的记录。但是,午门之外,的确举行过廷杖。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廷杖也比斩首好不到哪儿去,甚至还没有斩首痛快。廷杖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刑杖一般是由栗木制成,击人的一端削成槌状,还要包上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如果行刑人手下不留情,不用说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也会被撕成一片烂麻。不少受刑官员,就因廷杖而毙命。即便不死,十之八九也会落下终身残疾。廷杖最高的数目是一百,但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因为打到七八十下,人就已经死了,很少听到有人坚持到廷杖一百的记录。

廷杖开始还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惩罚,后来发展到打死人。明太祖时代,就有了廷杖。明成祖永乐时期废除了廷杖,但朱棣死后十几年,明英宗就恢复了。被廷杖的官员,一般是一两个人,但在正德年间,明武宗创过107人同时受杖的纪录,而时隔不久,这个纪录就被打破,嘉靖皇帝同时廷杖134人,其中16人当场死亡。上百人被扒下衣服,排在皇极殿下,上百根棍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而廷杖的缘由也是无所不有。劾严嵩,论妖僧,谏万贵妃干政,谏元夕观灯,谏武宗南巡,谏嘉靖勿服金丹,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正德年间,十三道御史弹劾刘瑾,上一本的杖三十,上两本的杖六十,而上三本的每本各杖六十。正德皇帝乘法算得精,但常常不等完成定额,人就断气了。

这表明皇帝不仅代表天命,哪怕一根手指、一截盲肠都代表着真理,也表明他的拳头也硬,午门外所有的刑杖,时时刻刻听命于他。宫殿里的皇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然,廷杖的厉害,在于它不仅要命,还要脸,因为身为朝廷命臣,被当众脱裤子,是何等的有损颜面。当然,剥夺大臣们的尊严,是显示皇威的一种手段。一个统治者的威严,从某种意义上是通过对他人的矮化实现的。廷杖,以剥夺他人尊严的方式,来强调和悍卫皇家的尊严。

但这样的矮化也未必总是很顺利,假如皇帝遇到有脾气的大臣,事情就可能会麻烦。而大明王朝,唯独不缺偏执的大臣。比如,在万历朝,万历皇帝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与大臣们发生纠纷,万历想立郑贵妃的儿子,大臣们极力反对。双方僵持不下,万历一气之下,下令将上疏干涉皇帝立太子的礼部尚书洪乃春拖到午门外廷杖六十。但是万历没有想到,皇帝任性,大臣们更任性。廷杖这一刑罚,不仅没有让大臣们俯首帖耳,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前仆后继,主动申请廷杖。面对廷杖,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荣耀,基于长期文化积累的对忠臣这个符号的认可。皇帝要打大臣屁股,他们干脆齐刷刷地露出白屁股,让皇帝一次打個够。对他们来说,露屁,就等于露脸。在明朝,甚至有很多为反对而反对的反对派,皇帝不论说什么,他们都投反对票,以便用皮肉之苦换来冒死直谏的好名声,在今天看来,不免教条主义,但在他们眼中,却是他们超凡入圣的通天梯。很多年中,廷杖几乎成了万历与大臣们对话最主要的方式。实际上,在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到亡国之君朱由检,君臣之间基本上形成了虐待狂与受虐狂的强强联合,大家一起玩SM。皇帝越是凶狠,大臣们越是痛快。

这一场君臣斗,竟然一直玩了十五年。十五年中,午门广场可谓无比忙碌,被杖打的大臣不计其数,最后的结局,却是万历皇帝崩溃了,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因为他虽贵为天子,却寡不敌众,根本不是官僚系统的对手。他终于玩腻了,干脆罢了工,几十年不再上朝。

《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神宗,就是万历,明朝的江山,就是在他的手里玩完的,崇祯不过是为他背了黑锅而已。总的来说,明朝的皇帝,道德上过硬的并不多,无论是“为政以德”的政治口号,还是“天下之中”的建筑意识形态,都无法掩盖他们的变态与荒唐。假如皇帝真的是天底下最大的道德楷模,为什么王朝终究都逃不过一场败亡?假如天子真的代表天命,为什么天命总不长久,老天爷总是朝令夕改,朝秦暮楚?

十四

紫禁城不仅是一个关于天空秩序的模型(比如紫禁城的四座城门对应着天空的四方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中轴线上的七座宫殿——三大殿、后三宫、钦安殿,象征着北斗七星),而且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的视觉模型,比如它以中轴为核心的空间理念,阴阳互补的布局,三大殿的配置,以及五行相生的结构(以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紫禁城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以五座内金水桥象征仁、义、礼、智、信五德),都充满了对道德理想主义的暗喻,即:只有合乎天道与人道的圣者,才配做这人世间的王。

其实早在周代,天意就已经与民意挂上了钩,殷商时代流行的“残民事神”,被周人修改为“敬天保民”。“敬天”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民,假若以民众为牺牲去供奉神灵,岂不是自相矛盾?因此,所谓的“天道”,其实就是“人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行》,虽屡次三番提到“道者,天道也”,但它始终把天道与人道相连,甚至把人道作为天道的前提。

天地是重要的,人也是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秩序,由二递进到三,是因为加入了人。消失的三大殿,它们的含义之一,就是代表了天、地、人。《左传》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唯有收服了人心,上天才会满意,王朝基业才立得安稳,皇帝手里的权力才真正地成为“天经地义”。

百姓是王朝的天,只是对于如此颠覆性的结论,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有的人真信,有的人假信,有的人有时信,有的人时时信,有的人主动信,有的人被迫信。但历史经验证明,身为皇帝,只凭霸道是不够的,还要宽仁亲民。当然仅有王道也是不够的,谦谦君子、道德标兵治不了国,朱允炆就是前车之鉴。皇帝必须是王道和霸道的统一体,既代表正义,又有现实的威慑力。

朱元璋曾对侍臣说:“上天之命,朕不敢知。古人有言,天命不易。又曰天命无常。难保无常之天命,付骄纵淫佚之庸主,岂有不败?朕尝披览载籍,见前代帝王,当祭祀时,诚敬或有未至,必致非常妖孽,天命亦随而改。每念至此,中心惕然。”

有一次,朱棣在右顺门批奏章,案头一方镇纸斜靠着一摞奏折,摇摇欲坠,一位大臣眼疾手快,在镇纸将落的一刹,扶住了镇纸,摆放在桌案正中。朱棣环顾众臣,借题发挥道:“一件器物虽小,但置于危则危,置于安则安。天下就是一件大器,岂能置于危处?更须处于安定之地。天下虽安,不可忘危。”

太和门的两边,左为弘政门,右为宣治门,清代以后分别改为昭德门和贞度门。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经常到宣治门(贞度门)与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大学士讨论政事,议论古代帝王的政治得失。以“三杨”为首的内阁集团,在宣德朝后期占据了朝廷政治中枢的地位,从《杏园雅集图》卷中,我们可见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人在杨荣的杏园内聚会的情景。有意思的是,画家谢环把自己的身影,藏在这幅画卷中。

朱氏王朝的皇帝们在历史中留下了许多矛盾的形象,有时温柔似猫,有时凶猛如虎,有时像慈母,有时又像严父。但这是中国封建帝王的标准形象,历史已经习惯,而且接受了。

帝国这辆车要推得远,至少要有两只轮子,一只叫“敬天”,一只叫“保民”。其实,民就是天,天就是民。一如阴阳,可以互相转化,亦像紫禁城里的建筑,彼此倚托映衬。

“一阴一阳谓之道”,这道,是天道,是人道,是紫禁城的建筑之道。

十五

正像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神殿,紫禁城的建筑中,暗藏着许多神奇数字,显然,它们并非随意出现。如果不借助资料,一个普通的游者恐怕很难发现其中的玄奥。它们“如同某些位于黑暗深处的神秘法则,正行使着权利,但永不显形”。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1934年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的1941年至1944年,在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策划组织下,建筑学家对紫禁城建筑以及北京城中轴线上主要建筑进行了两次测绘。

第一次测绘,由中央研究院拨款五千元,由营造学社执行,具体由梁思成负责,邵力工协助,完成了对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角楼等建筑的测绘,因抗战爆发,测绘被迫中止,已完成的测绘图纸连同照片、研究报告等一起存入天津麦加利银行保险库,因1939年天津大水而惨遭破坏,抢救出来的一千多张被浸泡的测绘图稿,现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第二次测绘,是在北京沦陷时期用五年时间完成的,由伪北京工务局委托基泰工程公司张鎛主持。这次详细测绘了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数十座重要古建筑,七百多张测绘图纸完整保存至今,以期保存最真实的古建筑基础资料,一旦古建筑被毁,日后重建将有所依据,同时,对于后来的古建筑保护与研究,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建筑学专家们,对紫禁城进行过多次测绘。

1994年起,曾任梁思成、刘敦桢助手的傅熹年先生,承担起建设部科技司下达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组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手法和构图规律研究》专题研究,重点对形成中国古代独特建筑体系并能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规划设计手法进行探索。

紫禁城游人如织,人们丝毫没有注意,一个拿着皮尺的老人,正在发现他们眼前这座古代宫殿的营造秘密,从数字中解读紫禁城营建者设置的密码。他首先测出后寝二宫组成的院落,南北长度为218米,东西宽度为118米,二者之比为6:11;而前朝三大殿组成的院落,南北长度为437米,东西宽度为234米,二者之比也是6:11,而且前朝院落的长、宽几乎都是后寝院落的两倍,也就是说,前朝的院落面积是后寝的四倍。接着,他又测出后宫部分的东西六宫和东西五所,长宽尺度与后寝院落基本吻合。

傅熹年先生对紫禁城的营造比例作出这样的推测:中国封建皇帝有“化家为国”的观念,所以皇帝的家,也就是后寝为模数,按比例规划前朝与其他建筑群落。

随着测量的深入,规律进一步显现——明代奉天殿,也就是清代的太和殿,采用的是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形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二者之比为9:5;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共处的土字形大台基,其南北长度为232米,东西宽度为130米,似乎没有什么奥秘,但对二者约分,傅先生发现,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

古代数字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紫禁城中前朝部分宫殿数量皆为阳数,而后寝部分宫殿数量则皆为阴数。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古代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午门城楼、保和殿等正面都是九开间的殿宇。显然,这些数字与那些措辞华丽的颂歌没有区别,都表达了对王权的顶礼膜拜。

显然,数字在这里成为衡量等级地位的尺度。作为最高的阳数,“九”更是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然而,也会发现例外。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今天的太和殿,面宽并不是九间,而是十一间,无法印证以上说法。实际上,这是因为奉天殿在李自成进京后被毁,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时,老技师梁九亲手制作了模型,卻因找不到上好的金丝楠木,只好把面阔改为十一间,以缩短桁条的跨度。

宫殿檐脊上的走兽数量通常为单数,也就是阳数,最多为九。而太和殿檐脊上的走兽,却有十个。

太和殿脊兽的排列顺序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猴)。多了一个行什。古代建筑上的脊兽,行什仅出现过一次,就是在太和殿上。这是为什么呢?

与高高在上的脊兽相比,门钉数量的“错误”也许更容易被发现。帝王宫殿的门钉通常都是每扇九路,每路九颗。而午门的左右掖门,以及东华门的中门和左右侧门,却都是每扇只有八路。

显然,这并不是营造者的粗心造成的。有人认为清代帝后死后经过此门出殡,属于“鬼门”,所以用阴数。

十六

黄金分割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建筑师们对黄金分割比值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有黄金分割的痕迹。画家同样不会忽略这个最美的比值,达·芬奇《维特鲁威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些名作中都运用了黄金分割。当今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而古希腊的著名雕像断臂维纳斯及太阳神阿波罗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而使他们的身材趋于完美。

在伊苏斯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因在波斯军队的左翼和中央接合部作为攻击点,而大获全胜。有人把这视为“黄金分割率”在战争中的完美运用。

在东方建筑中,是否存在黄金分割呢?傅熹年先生测出,太和门庭院的深度为130米,宽度为200米,其长宽比为:130:200=0.65,与0.618的黄金分割率十分接近。

从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太和殿上,暂时没有找到与黄金分割有关的证据。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和殿放在中轴线的整体尺度上进行衡量,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审美视点是庭院中心。从大明门到景山的距离是2.5公里,而从大明门到太和殿的庭院中心是1.5045公里,用1.5045除以2.5,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得出的结果,刚好是0.618!

我们突然明白,大明门为什么被放在距离紫禁城如此遥远的地方,甚至不惜拆除元大都的南面城墙。以前我们总是直觉地认为这是为了延长宫殿的序幕,使进入宫殿的人产生一种期待值。但是,数字关系却让我们对紫禁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醍醐灌顶。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使它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我在《远路去中国》一书里写到,这部著作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和徐光启根据拉丁文本译成中文,而在此一百八十多年前,紫禁城就已建成。

我只能说,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十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的诏书,开头都这么说。皇帝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原来都是依照上天的意思。正是因为秉承了上天的意志,王朝才被称为“天朝”,皇帝被称作“天子”,他统治的范围被称为“天下”,皇城的正门被称作“承天门” (后为天安门),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宫殿,称为“奉天殿”(后为皇极殿、太和殿)……

苏轼《水调歌头》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天是什么?天在哪里?

在古人眼里,天是一个遥远、模糊的存在。

是主宰宇宙的神灵居住的地方,是苏东坡所写的“天上宫阙”。

那宫阙,坐落在三组星垣上,分别是:上垣太微、中垣紫微和下垣天市。

紫微垣是中间的一座,是天帝,还有他老婆孩子居住的地方。

太微垣在紫微垣的东北角,天帝的南宫坐落在这里,是天帝的统治中心,天帝坐在南宫里,统治全宇宙。

紫禁城建在大地上,但它也可以被看作天空的一部分。四周的宫殿,为天空勾出一个轮廓。但这并未减小天空的体积,而是使它显得更大。赵广超先生说:“有限的最高成就,就是回到无限的怀抱里。”这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理念。他还说:真正压倒一切的是看起来仿佛被风吹弯了的殿顶所拱托的天空。

天朝大国、大国朝天。上朝,其实是朝天的仪式。

每当皇帝出现在御座上,就像天帝在他的南宫闪亮登场。“当百官跪在高不可攀的丹陛下,根本就看不见陛下(皇帝),三台上下18座香鼎,台上铜龟仙鹤所祭起的香烟,和千多根的云龙望柱,千多个吐水龙头,在晨光照射下一起冉冉上升,与白云齐。仰望太和殿,仰望真命天子。抬头四面皆青天。”

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说:“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在对天体地形的观察体验与认识中,包含了宇宙天地有中心与边缘的思想,而且潜含了中国古代人们自认为是居于天地中心的想法,这与中国这一名称的内涵有一定的关系,对天地的感觉与想象也与此后中国人的各种抽象观念有极深的关系。”

假如说紫禁城的宫殿就像大地上排布的起起伏伏的山峰,太和殿就是海拔最高的那一座,是中国建筑中的珠穆朗玛峰,在苍穹下,稳稳地屹立在那里,反射着耀眼的金光。不论是谁,走到太和殿前,心底都会升起一种敬畏感。其实太和殿的绝对高度并不高,只有35米,大致相当12层楼的高度。在今天的北京城,四五百米的建筑也不会让人惊讶(中央商务区的“中国尊”的高度达到528米),这些垂直竖起的建筑,似乎正以它们的高度挑战上帝的权威,但它们并不能使人产生敬畏感,唯有太和殿能做到这一点,尽管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材料,树木的高度,决定了宫殿高度的极限,但紫禁城的天际线,以及整座建筑营造出的氛围,却让太和殿有了无可置疑的权威感。

三大殿台基上,聚集了一千多只螭首。这阵容庞大的龙族,无疑是天国的子民。每当大雨倾盆,它们不仅会表演千龙戏水的祥瑞,更在视觉上把三大殿抬升到天空的高度,使它成为天空的一部分。

十八

今天的旅行者们,到太和殿前,关注点基本都在大殿中央的那张龙椅上,很少注意到大殿内部的沥粉金柱。假如我问,太和殿内究竟有多少根沥粉金柱,一定有人答不出来。

我告诉大家:六根。

为什么刚好六根?

在皇家建筑中,数字一定是具有象征性的。六根金柱,代表着八卦中的乾卦。

在《周易》中,乾卦由六根阳爻组成,假如我们把太和殿内的六根金柱全部横过来,摞在一起,刚好成了六根阳爻,它代表纯阳,至大至刚。

这六根沥粉金柱,也象征天有六个时辰,所谓“时乘六龙以御天”。

它们是天的象征,是“阳中之阳”,再一次申明了太和殿与上天的联系。

太和殿的六根沥粉金柱,实际上就是八卦里的乾卦。

而东西六宫的排列,刚好组成八卦里的两个坤卦。

东西六宫,包含两个六,其实坤卦本来就有“六六大顺”的意思。

《易经》说乾时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强劲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统贯于整个天道运行的过程中。

《易经》说坤时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意思是:最伟大的,是作为万物之元的坤卦啊!万物都靠它的资元而有生命,它柔顺地承受天道的法则。

如果说太和殿的六根金柱代表的乾卦,象征着乾阳元气是上天赋予的;六宫代表的坤卦,就是大地深厚而载育万物的象征。

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朝廷干脆把东六宫中永宁宫的名字改成承乾宫。

承乾,就是顺承乾的意志。

天(乾)的意志再伟大,终归还是要落地的,这就要靠后宫(坤)了。

后宫的任务,就是为皇帝生儿育女,延续王朝的命脉。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东西六宫的四座门,分别命名为百子门、千婴门、螽斯门和麟趾门。百子千婴自不用说,螽斯就是蝈蝈,繁殖力强,善鸣,《诗》云: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不过是在赞美蝈蝈张翅膀,低飞翔,子孙多,家族旺。

《诗》里又云: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是麒麟;“趾”是指麒麟的蹄。

《麟之趾》以麒麟比人,同样是祈求多子多孙,子孙品德高尚,犹如麒麟。

“麟趾”,后来被人们当作恭贺结婚和生子的贺词。

临近下班时,人潮渐渐退去,天色渐渐暗下来,我有时会独自来到太和殿广场,站在粗糙的砖地上,看天空深蓝如海,听大风在身边横行,想宇宙苍穹之广大,生命之卑微。六百年了,不知有多少人,站在各自的时空里,像我这样抬头看天,想着一些久远的事情。一个人面对宫殿,就仿佛独自面对天地山川、宇宙星河,给人一种寂寥感,像李白独坐敬亭山时所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群山之巅,坐着一个小小的人影,那人就是李白,被巨大的孤独包围着,让他感到茫然、无语。

上朝勤政,朝天祈愿,求的是王朝得到天眷,能太平清宁,繁华永固。但那些人,包括一代一代的天子,全都消失在虚空,只有这天穹,像当年一样干净和透亮,天边那颗北极星,永远在孤独地,闪耀。

十九

养心殿是一座三合院,面南背北,南面是一道院墙,正中有门,就是养心门,正殿是养心殿,是雍正以后的清代皇帝生活和战斗的地方,东西各有配殿,三面房屋,围绕着一个庭院,庭院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

从养心殿明间后檐穿过去,是后殿,即家属区,后妃可以在此临时居住,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一个叫体顺堂,另一个叫燕喜堂。

养心殿在后宫区域的西南部,最靠近三大殿的位置上。在形制上,与紫禁城保持着同构的关系,或者说,养心殿本身就是一个缩小的紫禁城,虽然它只是皇帝的寝宫,但是它仍然保持着“前殿后寝”的形制,工作生活两不误——在前殿,军机大臣们虔诚地聆听着皇帝的旨意;在后寝,是环肥燕瘦,竞相争宠。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紫禁城后宫几乎所有的建筑,都与大紫禁城保持着某种同构关系。我们可以把紫禁城任意放大和缩小,把大紫禁城缩小,它就是后宫的某一个庭院,把庭院放大,就变成了大紫禁城。

因此,紫禁城里的许多建筑,包括小小的养心殿,都可以串连出一部完整的清朝通史——它建于明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大清王朝的皇帝顺治就在这里断了气——他的死,即使在三百年后,仍然显得扑朔迷离。顺治死后,帝国迎来了康雍乾的盛世光辉,养心殿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场所,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添建之后,成为一组集召见臣工、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和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葵花朵朵向太阳。在宫殿中,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太阳,是一切建筑的核心。所以,无论在大紫禁城中,还是在某一宫、某一殿,皇帝永远构成了建筑的核心部分,其他人和建筑,都紧密地团结在皇帝的周围。在宫殿之外,在帝国广袤的版图上,皇帝的意志又与层层叠叠的行政系统相连,通过分级严格的官衙建筑得以视觉化地表达,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细胞中,使皇帝的意志像波浪一般,波及帝国最遥远的边疆。

《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 故宫建筑体现礼治,根本上是“治人之道”。在任何一座宫殿庭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皇家建筑特有的格式,与一个更广大的建筑系统相连。反反复复的宫殿庭院,拐来拐去的夹道回廊,无数繁复的装饰与构件,都服从于帝国治理的法则。紫禁城看上去眼花缭乱,实际上条缕清晰,什么人,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地方,一切都井然有序。由此,我们可以见证帝国建筑统摄全局的强大控制力。养心殿,则是这“治人”的心脏。

“劳心者治人”,帝国有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治人者”,他们层层管治,所以那些“治者人”既“治人”,又“被治”。在所有“治人者”之上,皇帝是“总治人者”,因此他也是最“劳心”的那个人。

皇帝是治天下者,是那个“总治人者”,是“孤”,是“寡”,虽然不是“孤寡老人”,却称得上是“孤家寡人”。他就像天上的北极星,是独一无二、没有同伴的,因此,“孤家寡人”必定是孤独的。

不同的皇帝,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抚慰这种孤独。有的皇帝对后宫充满热爱,除了满足色欲,还顺带帮他克服对孤独的恐惧。

乾隆是另一种皇帝,他酷爱文艺,所以在他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养心殿里,開辟一间“三希堂”,供他“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去与古人对话,一展文化情怀。

在“三希堂”,他以“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为友,后来又聚集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人、这些书(法),密密匝匝地拥挤在这八平米小屋,让他的世界活色生香。

“三希堂”是另一幅江山,“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在那里,他才能真正地呼朋唤友,与他们同歌同舞,同笑同哭。

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一人单挑《全唐诗》(《全唐诗》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由二千二百多位诗人创作)。虽说“这大鱼大肉的四万多首诗,抵不过李白清清淡淡的一首”,但对于乾隆自己,倒可能是心满意足的。倘若没有了这些书(法)、这些诗,在他八十九年的人生、六十余年的皇帝岁月里,他又和谁聊天呢?

二十

熟悉清代历史的人,都对军机处的威名耳熟能详。军机处原是辅佐皇帝办理日常事务的办事机构,相当于国家元首的办公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用兵西北,往返军报频繁,而当时兵部所处的位置,在天安门外,现在天安门广场的位置上,令心急火燎的皇帝鞭长莫及,于是在这一年元月,在宫殿中增添了这一办事机构。

后来曾任军机处章京(文书)的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中写道:“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军机房”是初始时的名字,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更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初设时,它的权限仅限于军务。《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但在皇权护佑下,它的权力一步步扩大,由国防部,升格为总揽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各项事业的最高决策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而远在宫殿外的内阁,则沦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

无论是军机处的工作人员,还是雍正本人,或许都没有想到,这一临时机构,在帝国的历史中存活了一百七十年, 直到1912年2月12日。在隆裕皇后天安门上宣告皇帝退位并授命曾任军机大臣的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以前,它一直是朝廷中最重要的政治枢纽,甚至在清朝覆灭后,这一传统,又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的名义得以继承和发扬。

然而,你若发现位高权重的军机处,只是隆宗门与乾清门之间那一排不起眼的几间板房的时候,一定会大失所望。那是一座十二间的通脊长房,面积不足200平方米,无论从体量上,还是装饰上,都乏善可陈,在波澜壮阔的宫殿内部,仿佛一只漂浮的舢板,弱不经风。

从三大殿绕过来,站在保和殿的台基上,目光自然地向北延伸,越过乾清门华丽的琉璃檐顶,落在景山的万春亭上。而军机处,则刚好出现在人们视线的盲点上。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军机处都是视线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它像一条冬眠的蛇,蛰伏在乾清门一侧的宫墙下 。

如今的军机处也成了一间展室,里面那张著名的通铺已去向不明,一排长长的玻璃框取而代之,里面陈列着从前的各种文牍实物。我记得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那张通铺时的惊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一半的面积,因而显得格外醒目,除了它侧面的楠木饰板以外,那实在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通铺,上面摆着炕桌。在寒冷的冬夜,军机大臣们,就倚着那张炕桌,怀抱着铜质錾花暖手炉,处理帝国军机。这里曾是中国官场金字塔的顶端、一个众人仰望的权力机构,它的一端,通过一系列反反复复的奏折、文牍,与全国各地的官僚网络相连,而它的另一端,又与皇帝相连,是宫殿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不可或缺的机关,只有把它握在手里,皇帝才能驱动那台庞大而沉重的权力机器,否则,国土上那些层层叠叠的衙门,就变得遥不可及。军机处处于双重体系的交合点上,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权力系统内部一个如此重要的器官,却是这样隐匿在宫殿内部,不动声色。一代一代的政治明星——鄂尔泰、张廷玉、和珅、董诰、允祥、永瑆、赛尚阿、李鸿藻、奕、奕劻、载漪、荣禄、翁同龢、李鸿章、瞿鸿禨、徐世昌、铁良、载沣、张之洞、袁世凯等,无一不在这一狭长的空间内闪展腾挪,对王朝政治施加影响。

它朴素得过分,实在看不出任何帝国最高决策机构的迹象,甚至与宫殿中的内阁公署、内阁大库、方略馆、内务府这些职能部门的建筑相比都相形见绌。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军机处的内部,除了那张大炕,青砖的地面上几乎空无一物,只有东墙下,摆着两把明式椅,墙上挂着一只“喜报红旌”的木匾,看上去,实在像一个“清水衙门”。不知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这些曾经拥有豪华衙署的地方大员,在擢升为军机大臣后,是否对自己的“办公环境”感到满意?

如果说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是仓促之举,那么,在以后的一百七十年间,军机处的建筑为何没有丝毫的进步?

实际上,那些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们,每时每刻都处于冰火相激的状态中——一方面,作为朝廷要员,他们是神圣的,他们在那间破房子里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牵扯着国家的命脉;另一方面,在至高无上的帝王面前,他们只能做唯唯诺诺的磕头虫。

在外朝和内廷的夹缝中,军机大臣们仿佛被皇帝呼来唤去的伙计,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他们头戴顶戴花翎,器宇轩昂地出没于宫廷之间,又动作整齐地在皇帝的面前下跪。皇帝所到之处,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他们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对军机大臣的任命,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可循,完全由皇帝的情绪决定。他们站在权力的高峰,脚下却是万丈深渊。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军机处全班换人的情况,而且全部与慈禧有关。一次是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在慈禧发动的宫廷政变中,咸丰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全部被废掉,变成被刽子手收割的人头,和流放地的一群孤魂野鬼;还有一次,是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慈禧太后脀旨抵达军机处的时候,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大吃一惊:“以恭王为首,包括大学士宝望、李鸿藻,尚书景廉、翁同龢在内的军机处大臣全班撤职,改换以礼王世铎为首,包括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孙毓汶、许庚身在内的另班人马。”脀旨并特别强调,遇有重大事件,须会商醇亲王办理。这次全班换人,表面原因是为法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中清军的节节败退负责,实际原因是慈禧忌惮奕,因为恭亲王奕外有洋人支持,内有领导剿灭太平天国之功,一股旺盛的野心,正在他的胸中熊熊燃烧,他兴洋务,建工厂,设招商局,筹建亚洲第一的中国海军,创办同文馆,办新式教育,派留学生,整饬吏治,像肃顺那样任用汉臣——帝国的十名总督,他用了九名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接二连三地,被奕一手提拔起来……一个又一个中兴计划,在他的胸中酝酿,他的主人翁精神,使慈禧太后——宫殿的真正主人深感不爽,所以他必须被清除。而醇亲王——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在宫殿里度过一系列如履薄冰的岁月后,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忧惧而死。所以,那排匍匐在养心殿前的简陋值房,正是军机处真实处境的视觉化体现。它只是一群官僚的临时栖身之所,一个存放牵线木偶的仓库。

同样的例子可以从纳粹德国的新柏林计划中找到,在新柏林壮观的南北轴线上,居于中心位置的,是庞大的新总理府,成为“绝对权力的体现和化身”,与它相比,议会的建筑不值一提,“在法西斯主义体制下,德国议会无足轻重。”[2] 希特勒的内阁,也仿佛军机处的翻版,它只是施佩尔设计的总理府中一个普通的会议室而已,它的地理位置也与内廷中的军机处出奇地相似:“通过一个专用的走廊和希特勒的工作室相连,以便于元首自由进出,但希特勒极少用到它。”[3]

只有皇帝的办公室是巨大的,三大殿与四隅崇楼、东面的体仁阁、西面的弘义阁、前后九座宫门以及周围廊庑,共同构成了占地约八万平方米的巨大庭院,面积是军机处的四百至五百倍。太和殿和它前面的巨型广场,从空中俯瞰,酷似一个放大的宝座——雕花彩绘的太和殿,是龙椅的靠背;三大殿的汉白玉大台基,是它的座垫;两侧的廊庑,则是它的扶手。也就是说,整个宫殿、整座城池,乃至整个天下,都是太和殿中间须弥座台上那把金漆宝座的放大,它们是同构的,它们以相同的语法表明了天下的私人性质,而保和殿背后那一排军机处值房,则是龙椅上一个小小的榫卯而已。

二十一

宁寿宫区位于紫禁城内外东路,就是今天的故宫珍宝馆,这里曾是紫禁城里唯一一座太上皇宫。故宫六百年,太上皇不止一位。明朝被瓦剌人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归来后就做了太上皇。但他没有太上皇宫,从蒙古高原归来后,皇位早已被弟弟朱祁钰取而代之,是为景泰皇帝。后来朱祁镇夺回了皇位,证明自己才是“正统”,之后改年号为“天顺”,又把朱祁钰关起来。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里,法王路易十四抓捕了自己的孪生弟弟菲利普,给他戴上铁面罩投进巴士底狱,后来被秘密救出,并悄悄地替代真正的路易十四,这情节与朱祁镇、朱祁钰的皇位转换几乎如出一辙。朱祁镇当年的囚禁之所,在西内的一间旧宫殿内,那寒伧的居所,谈不上什么太上皇宫。西内的位置在现在的北海、中海、南海区域,并不在紫禁城内。

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岁,到八十六岁退位时,身体依然朗健,他的长寿,在历史帝王中,古今无二。于是,他提前花了五年的时间,对宁寿宫进行了扩建、改建,准备当作自己退休后的居所。明朝时,这里只有稀疏的几座宫殿——仁寿宫、哕鸾宫、喈凤宫,是供太后、太妃養老的宫区,像万历皇帝的宠妃郑太妃、泰昌皇帝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等、天启皇帝的皇后张氏,在丈夫驾崩、自己“升任”太后以后,都曾在仁寿宫居住。

到了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颐养天年,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建造了宁寿宫,为那个年轻守寡的顺治皇后孝惠皇后颐养天年。关于顺治皇帝与孝惠皇后之间的恩怨纠结,我在《故宫的隐秘角落》里写过。到乾隆时代,宁寿宫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乾隆决计不超过祖父康熙大帝在位六十一年的执政期限,等他秉政满六十年就宣布退休,把权力交给他的儿子颙琰(后来的嘉庆皇帝)。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乾隆皇帝六十二岁。这一年,在乾隆生命中,至少有两件大事发生,一是开始编修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十年后完成,二是下达诏书,大规模改建宁寿宫,“以是为燕居地”[4],去那里,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太上皇。

乾隆他力图在有限的区域内,把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宫殿建构集中起来,打造他的理想居所。所以,在宁寿宫区,殿阁楼台、亭斋轩馆无不具备,达到了宫殿建筑的最高水准,成为皇家建筑的经典之作。

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犹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已毁的北三所,东路有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寻沿书屋、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其中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其建筑宏丽,全称为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西路是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有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建筑。开合起伏,承转铺点,以草木峰泉为笔墨;立意布局,塑形取材,以造化气韵为宗法。植树种花,选折枝曲干;叠石理池,择浅近高远。 这座皇家园林本身,就是故宫引以为豪的珍宝。

尽管后来乾隆并没有真正住进宁寿宫,而是最终死在养心殿——对于权力,他有着至死不渝的坚守,但从宁寿宫,甚至仅从乾隆花园来看,乾隆皇帝的完美主义倾向已显露无余。他要当“千古一帝”,在政治上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同时试图主宰文化的江山,在玄黄寒暑、岁月轮回中,弹弈写绘,吟咏唱和,接通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电波。他不想当单项冠军,只想当全能冠军,去当他理想中的圣人(所谓“贤希圣”)。这全能,包含了文治,也包含了武功。他自称“十全老人”,历史上没有一个帝王敢这样大言不惭吧。

“十全”,就是十全十美了。他八十二岁上(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写《御制十全记》,充分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对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尤其对自己为国家统一所建立的“十全武功”给予了充分的自我肯定,“以昭武功而垂久远”。这“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乾隆《御制十全记》写本,纸本,墨笔楷书,开本29.5cm×14.6cm,版心23.5cm×10.9cm,月白绫镶裱,书册上下有楠木夹板,书函为硬木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御制十全记》是给自己立传,这还不够,还要树碑。“御制十全记碑”立得有点远,立在了拉萨布达拉宫前,也是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敕建的。1965年将这座“御制十全记碑”和碑亭一起迁到了布达拉宫背后宗角禄康公园的大门内侧,现已被迁回扩建后的布达拉宫广场。在故宫漱芳斋的墙壁上,也鉤刻着《御制十全记》。

乾隆在政治上有作为,他的家庭,也算多子多福、富贵满堂。乾隆共有十七子、十女。储君嘉庆,在他的陪养下茁壮成长,已初具帝王之象。他不仅把自己的王朝推向了盛世巅峰,而且完成“禅让”,把皇位完好无缺地交给继任者。一个人的人生,已经很难像乾隆这样完美。

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命运面前人人平等,纵然贵为天子也不能例外。其实乾隆一生并不是那么完美,他在爱情上是有缺失的,政治上也并不“十全十美”,比如他执政后期吏治的败坏,就在写下《御制十全记》的第二年,他拒绝了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代表英国女王提出的贸易通商请求,他的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的国运,在乾隆晚年开始急转直下,四十多年后,就发生了鸦片战争。这些,我在《远路去中国》《故宫六百年》这些书里都分别写到,这里就不啰嗦了。

苏东坡早就说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说的那句名言也常被引用:“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我想起当年史铁生看奥运会,看到他崇拜的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被约翰逊战胜,刘易斯茫然的目光让他心疼,也粉碎了他对“最幸福的人”的定义(原本,在无法走路的史铁生眼里,刘易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那个人就是“最幸福的人”)。刘易斯的失利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假若刘易斯不能懂得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个中午(即刘易斯被战胜的那个时刻——引者注),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特别喜欢这段文字,史铁生去世后,朋友、粉丝们在地坛为他举行的追思会上,我就朗诵了这段文字。假如我有机会面见乾隆,我愿把这段文字朗诵给他,因为无论苏东坡还是史铁生,都在说明一个意思:人生不可求全,无常才是平常。贪大与求全,其实都是幼稚的表现。不知道乾隆听到这话会恼羞成怒,还是会心一笑。

二十二

御花园的空间相对狭小,自宫殿和广场涌来的人流汇聚在这里,使御花园的人口密度剧增。摩肩接踵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御花园西侧偏北的宫墙上,嵌有三间悬山卷棚顶抱厦,那是一扇门,在它的后面,藏着一个神秘的空间。

漱芳斋,是宫殿内部最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一座在乾隆营建太上皇宫殿时建起的“文化活動中心”。“漱芳”的意思,是花卉在经过洗濯之后更加明丽和绚烂,隐含着修养美好德行之意。漱芳斋内器具之精美、宝物之丰盈,在紫禁城中是罕见的。每次走进漱芳斋,我都会被前殿东次间整墙的多宝格吸引,上面原样摆放着百余件玉瓷珍品。这是曾经是皇帝的书房,室内曾挂着一幅匾额,上面写着:“静憩轩”。

漱芳斋是一座工字形殿,坐北朝南,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有时我在故宫里去其他部门办事,穿过开放区,遇到游客,见我胸前有故宫工作人员的胸牌,就会问我:“小燕子住哪?”我知道,小燕子是琼瑶的小说《还珠格格》里的人物,这部小说后来拍成了电视剧,赵薇演小燕子,张铁林演乾隆。这部电视剧我拒绝看,主要是受不了张铁林的笑声。电视剧(小说)里的小燕子就住漱芳斋。查清宫档案发现,自乾隆朝一直到清末,从未有任何一位格格在漱芳斋里居住过。所以《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住在漱芳斋。当然,《还珠格格》是艺术创作,娱乐娱乐就可以了,不必较真,但是的确有许多来故宫的游客,受到了电视剧的误导。

漱芳斋前的庭院里,与漱芳斋前殿正对的,是一座大戏台。这是故宫内仅次于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的一所戏台,也是宫中最大的单层戏台。戏台每面四柱,当心间稍宽,作为台口。台的上方设有天井,覆以重檐歇山式屋顶,装饰极为华丽。清代帝王对戏剧情有独钟,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乃至慈禧皇太后都喜欢看戏,每年元旦(今春节)、万寿节(清帝与太后诞辰)和冬至都离不开戏剧演出;元宵、端阳、中秋等各大小节令及皇帝的大婚、册封后妃、皇子出生等重要活动,也要演戏庆贺。每年元旦,习艺的太监们要在凌晨四时三刻入宫,皇帝在金昭玉粹宫进早膳时,上演“喜朝五位”。不到六点,漱芳斋的戏台上就已打起细乐,上演祥瑞例戏以及散出小戏。六点整,皇帝要去接受群臣朝贺,演出暂停,皇帝回来后,再接演小戏。只有在这里,他们才安于以观众的身份,打量帝王将相的旧日传说。

皇帝坐在漱芳斋前,面对着庭院里的戏台看戏。戏台的视觉效果和音响效果,在当时堪称一流。表演者站在戏台上演出,他的嗓音就会犹如天籁,即使在表演者自己听来,他们的声音也赏心悦耳。这是只有在宫殿内部才能获得的神奇效果。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营建这座演戏楼的时候,在楠木辅成的台面下面挖了四眼水井,以增加声音的共振,使声音更有质感。

演员们上天入地,翻手云,覆手雨,无所不能。在这里,他们可以是身穿蟒袍的王,是法力无边的神,让现实中的皇帝哭之笑之。

皇帝高兴了,也会加入到表演的阵容中。有一次,宫中唱《黄鹤楼》(是在宫中的另一座大戏台——畅音阁大戏台),同治皇帝唱赵云,一个名叫高四的太监唱刘备,“赵云”打躬参见“主公”,高四赶紧站起来说:“奴才不敢。”同治皇帝说:“你这是唱什么戏呢,不许这样,重新来!”

他们(表演者)的特权只在戏台上有效,从戏台上下来,他们就立刻成为一粒草芥。所以,他们的“权力”是虚拟的,也是暂时的,它来自皇帝的赐予,皇帝也随时可以收回。

漱芳斋的庭院布局,体现了皇帝的意志——在漱芳斋正殿前,坐着世上最高贵的观众,即使娱乐的时候,他也要坐北朝南,因为皇帝要“面南而王”,为此,他甘愿牺牲看戏的视觉效果,因而他眼中的画面,全部是逆光的。这是贯彻在紫禁城里的空间意识形态,在有些时候,它宁肯与生活的常识背道而驰。

二十三

现在再说说故宫的“外围”:在这深远宫殿的北面,不再是王气笼罩的风雨钟山,而是用挖出的护城河泥堆出的一座小山,人称:景山,而故宫,无疑是站在这座山上所能看到的最美的风景。那座山是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制高点,也是大明王朝万世基业的依靠。

故宫与万岁山之西,为西苑(今中南海),明初在元大内太液池、琼华岛、园坻基础上,又扩中海、凿南海。北海(金鳌玉栋桥以北)、中海、南海统称为太液池,附近相关建筑合称西苑。

故宫东华门外、皇城东南隅,今南河沿之西,南池子两侧,为东苑。到朱棣之子朱高炽继位时,东苑的建筑仍不多,呈现一派田园草舍风貌。

南宫即洪庆宫,位于明朝东苑内,在故宫东南方向,即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内,又名崇质殿,俗称小南城。

后来李自成入北京,将其焚毁,清朝不再复建。现在的东苑仅剩皇史宬、普渡寺(皇太子宫)、南宫台基遗址,其余地方均为民宅或办公单位、商店饭馆。无论怎样,经过近十年的准备和四年左右(自公元1415年6月正式开工)的营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朱棣对于北京宫殿、皇城的全部想象都在帝国北方干燥的土地上得到落实。就像前面所说的,北京宫城,在元代故宫的遗址上向东移到大约一千米,挪开今天的北海公园,告别元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回到汉文化崇尚中正平稳的农耕格局上。

我们眼前这片辉煌的皇宫,是中国皇权史留下的最后一座皇宫,如学者所说,明清之后,中国再无封建朝代,紫禁城成为中国宫殿发展史中幸存的特例,有意思的是,这传统宫殿的終章,却是我们了解传统宫殿的开始。

二十四

六百年的故宫,那么沉重。我不想沉重,我想轻灵,想自由,像从紫禁城的天际线上划过的飞鸟。为此,我找到我自己的方法。营建这座城是有方法的,否则,像这样一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在那个没有起重机的年代,是不可能在十五年之内(主要工程在三年半内)完成的。表达紫禁城,必然也要找到方法,才有可能找到一根杠杆,撬动这个庞大的主题。雨果写《巴黎圣母院》,罗兰·巴特写《埃菲尔铁塔》,三岛由纪夫写《金阁寺》,都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当然,他们都是伟大的作家,我不可望其项背,但他们的作品,至少证明了写作的可能性,即:通过文字来驾驭一座伟大的建筑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文字不仅是描述了一座建筑,甚至是构成了一座建筑。

过去我们看紫禁城,都是由外向内看的,那是我们的视角、今天的视角。但在当年,紫禁城的居民们(尤其是皇帝)不是这样看的,他们的视线正好相反,是由内向外的。我们说紫禁城居天下之中,太和殿又是紫禁城的中心,说紫禁城前朝后寝,都从我们的视线出发,穿越一层层砖墙的围困,最后抵达紫禁城的。而大多数皇帝生来就住在寝宫(明朝皇帝大多住在乾清宫)里,就像一只寄居蟹,居住在螺壳里,生于斯,死于斯,天经地义,以至于许多皇帝至死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谓皇帝,其实就是寄居在硬壳里的软体动物,寝宫是他们铁打的营盘,上班时才到前朝的大殿去——明朝奉天殿烧毁后,皇帝曾在奉天门听政,到清代康熙以后,改在乾清门前听政,从而缩短了每天上班的交通距离。雍正以后,皇帝朝见大臣改在了后宫里的养心殿,今天游人汇集喧闹的太和殿,其实是皇朝平日里最冷清的地方。因此,住在紫禁城里的人(皇帝、后妃、太监等)看这座城,与我们惯常的眼光刚好相反。他们的视线不是穿越了外部世界的层层围困才能看到这座城,而穿越了这座城才能看到外部世界。视角不同,必将带来思维、行动乃至命运的不同。因此我想,我应该改变自己的视角,由内至外地写紫禁城,如此,我才能更深刻地观察这座城,体悟“城里人”的命运与结局。

二十五

紫禁城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的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以巨大体量,表明皇权对于天下的绝对占有。一个人,无论有着怎样的传奇履历,一旦进入紫禁城,就像一粒尘埃飘进沙漠,变得无足轻重,必须听从于宫殿在空间上的调遣——他的行走坐卧,必须遵守空间的法则;只有皇帝相反,因为只有他才是宫殿的主人,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现在任何场合,太和殿上的那把龙椅,使他成为所有视线的焦点,而不至于被巨大的空间所湮没。

帝王通过宫殿,占有并操纵着所有人的身体。早在古典时代,权力就已经把身体当作自己的对象和目标。于是,它以各种方式,完成对身体的管束和征用。帝国的仪式,便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宫殿,则是安放仪式的器皿。没有宫殿,所有的礼仪都将丧失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福柯将它称为“一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它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它创造了“既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等级空间体系”。 紫禁城通过对他人身体的征用与控制,建立了一种权力的模板,并在帝国的范围内,通过级别不同的建筑得以贯彻和执行。

这也是中国自秦汉帝国时代以后,纪念碑式建筑层出不穷的原因。早在“郁郁乎文哉”的周代,以建筑为标志的大地重塑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齐景公修筑了宏伟的柏寝台,站在上面,他看到了自己国土的辽阔,这使他在想象和现实中获得了双重满足,他由衷地感叹:“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赵武灵王修筑了野台,更使他的目光超越了王国的边界而抵达比邻的齐国;楚庄王以他不可一世的“五仞之台”向诸侯显示权威,宾客们颤栗的手几乎握不住酒杯,他们众口一词地说着:“将将之台,窅窅其谋。我言之不当,诸侯伐我。” 诗人屈原在投江前写下他著名的楚辞——《哀郢》,使我们在两千多年后,仍可目睹楚国郢都玉碎宫倾的宏大场面,坍颓的宫殿,轻而易举地压碎了诗人的脊梁。

宫殿是帝王权力和野心的纪念碑。早在20世纪20年代,希特勒在他著名的慕尼黑啤酒馆演说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建筑是一个国家权力和实力的重要象征,伟大的德国必须要有伟大的建筑与之相应。”“我们拥有新的意识形态和对政治权力的不懈追求,我们必将创造我们自己的建筑史书。”希特勒上台后,他的建筑野心在第三帝国的疆域内得以充分地施展,成为他疯狂事业的一部分,他和他宠爱的建筑师们,准备在柏林原市中心的西边,重新建设一个新的中心,一个以“日耳曼尼亚”命名的世界首都,一个由希特勒的元首府、戈林的元帅府、一系列纪念碑、政府部门和商业中心组成的超大都城,其中的圆顶大会堂主体高达1000英尺,能一次容纳18万人,而那一系列“胜利纪念碑”,在“胜利”还遥不可及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设计完成,强化着纳粹的权威和不可战胜的光环。

他们的新柏林计划如此庞大、如此威势逼人,在评论家的眼中,俨然“一个邪恶狂热的白日梦”。与它相比,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官邸,实在是不值一提,它只是一处平易的乔治式连幢屋,居住其中的英国首相,与一位普通的公职人员没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没有安全感的独裁者才会建造像贝希特斯加登一样庸俗的东西,或者是需要威尼斯宫巨大的文艺复兴厅来壮胆——这个文艺复兴厅一度是墨索里尼在罗马的办公室。

二十六

帕金森发现,存在着一个“办公大楼法则”,那些依托于壮丽、豪华的办公大楼的机构或组织,存活时间都十分有限,包括:凡尔赛宫、布伦海姆宫、白金汉宫、英国殖民部办公大楼、国际联盟大厦等,其中有些组织,在他们纪念碑式的大厦落成之后没有多久,就无疾而终。相反,那些在简陋房屋里办公的组织,却更能得到时间的认可。

其原因并不复杂,形象工程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而且很容易转移一个组织的目标。他们企图通过纪念碑式的建筑物表达他们对永恒、不朽的期许,以抵抗流逝的时间,却适得其反,他们得到的,恰恰是时间的否决。

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来自秦代,秦始皇以营造长城、阿房宫、秦皇陵等超大型建筑的方式,耗尽了自身的生命能量。自秦以后,除了清代继承了前朝的宫殿以外,各个朝代几乎都会另起炉灶,重新营建自己的宫殿,作为自己王朝强盛的象征,这使那些宫殿无论多么宏伟都如昙花般一闪即逝,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可一世的宫殿内部,已经暗藏了对这个王朝的咒语。

无可否认,“修造建筑物有着情感上和心理上的目的,同样也有意识形态的和实用的原因。”“科学和技术一般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而建筑则不然。它本身可以承载大量的特殊信息,既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又是一种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前所述,紫禁城的意识形态,就是在矮化人民身体的同时,把帝王推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在这一点上,世界上没有一座宫殿比紫禁城做得更加到位。紫禁城的面积,是法国卢浮宫的四倍,俄国圣彼得堡冬宫的九倍,英国白金汉宫的十倍,欧洲最大宫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面积也不足紫禁城的一半。可以说,无论是忽必烈的故宫还是明成祖朱棣的紫禁城,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世界意义,不仅中国朝廷的文武百官,自大明门经过漫长的千步廊,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进入太和门广场时,面对蓝天下那座飞翔动感的超级殿宇顶礼膜拜,连最早进入中国宫殿的西方人,当他们面对那些宏大的殿宇和漫长的朝拜之路,他们的意志也会彻底崩溃,他们留下这样的记录:“他穿过一堵又一堵宫墙,走过一重又一重殿门,发现其后不过是又一条平淡无奇的路,通向另一堵墙、另一重门。现实虚化成梦境,目标就是在这个线性迷宫的遥远尽头。他如此专注于这个目标、如此期待着高潮的到来,但这高潮似乎永远也不来临。”

五百多年后,德国设计师施佩尔为希特勒设计的新总理府使用了相同的建筑语言——那座已经完成的、占地16.3万平方英尺的旧总理府已经不能满足希特勒的胃口,一座计划占地2500万平方英尺的新总理府应运而生,从新总理府正门抵达希特勒办公室门前的路程长达半公里,这条森然的长路会对所有的觐见者进行心理施压,使所有与德国元首平等对话的非分之想都土崩瓦解。

中国皇帝将无形的权力化作有形的宫殿,又将有形的宫殿化为无形的权力。紫禁城不仅为帝国的等级建筑建立了一种模板,也为帝国的社会形态建立了一种模板——它的建筑与它的社会,完全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

朱元璋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将“天下”与“大厦”的同構关系表露无遗。朱元璋生于乱世,亦成于乱世,没有人比他更知道乱对于他的王朝社稷意味着什么,把社会改造成原子状态并非他的最终目的,散沙在风吹日晒之下,也会自由流动,形成沙丘,构成新的不均匀不稳定状态,他必须用“草格子固沙法”,为流沙建立一种强大的规范。“朱元璋盘踞在帝国的中心,放射出无数条又黏又长的蛛丝,把整个帝国缠裹得结结实实。他希望他的蛛丝能缚住帝国的时间之钟,让帝国千秋万代,永远处于停滞状态。” 帝国的律令、制度,形成了一座无形的宫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层层有序的环形结构,只有皇帝,居于那些同心圆的中心,通过一层层的国家机器,对他们进行监视。

大明王朝延续了元代的职业世袭制,把帝国人口分工农兵三大类,在三大类中再分成若干小类,组成一个牢固的金字塔结构,每个人的职业先天决定,代代世袭,任何人都没有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个裁缝的儿子,只能以缝纫为生,不论他是否六指还是残疾。同时,帝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如同钉子,把每个人钉牢在原地,即使发生灾荒,也不能逃难,而只能死在原籍。

在用一个严密而均匀的大网网罗了他的人民的同时,朱元璋还写了《授职到任须知》《皇明祖训》等文件,为官员乃至皇族子孙确定行为规范。他像一个教练,对所有人进行规训,把人民变成木偶,“每个动作都规定了方向、力度和时间。动作的连接也预先规定好了。时间渗透到肉体之中,各种精心的力量控制也随之渗透进去。”

宫殿的投影,覆盖整个国土。

二十七

紫禁城不仅表明了空间的哲学,也暗藏着时间的秘密。今天走进紫禁城的人对于紫禁城的阅读是历时性的——他必须从一个宫殿走到另一个宫殿;同时也是共时性的,因为每一座宫殿,都是时间叠加的结果,曾经的历史云烟、风云际会,都会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紫禁城就是一个巨大的计时器,记录着日升月落、王朝灭兴,每一个皇帝,都会出现在上一个皇帝曾经出现过的位置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宫殿里都可能重演,当人们走进一间宫室,面对一件器物,附着在上面的已逝时间就会不分先后地浮现。宫殿如同一个循环往复的时钟,历史围绕着它,周而复始地运转。

接踵而至的帝王年号、历法,像钟摆一样,执行着计时、报时的功能,为宫殿提供着时间的刻度,整个世界,必须依据宫殿的时间表核准自己的时间,决定各自的行动。皇帝御门听政,常在拂晓前进行,整个朝廷的办公时间,都必须根据帝王的生物钟制定;帝国的时间表——科举、征税、征兵等等,决定着日常百姓的命运;钟鼓楼上的晨钟暮鼓,更把帝王的权威渗透到市井生活中。宫殿通过时间将政治权威合法化,将帝国的一盘散沙纳入一个完整有序的网络中,它对帝国的控制,比空间更加有力和彻底。

然而,帝王在通过时间来贯彻自己的权力意志的同时,他自己也处于时间中,接受时间的安排。他可以控制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却不能改变自己在时间中的位置;高大的宫殿凸显了他的伟岸,而无边的时间却反衬了他的渺小。

紫禁城的每一座宫殿、每一件器物,都向他提醒着时间的存在,因为那些宫殿和器物,都是在穿越漫长的时间之后抵达他们面前的,有着无比复杂的履历。它们既指涉“过去”,也指涉“现在”,它们构成了对时间秩序的视觉表达,它表明,所有的“现在”,都将沦为“过去”,一切皆在时间的流程之中,而宫殿,则同时存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态中。皇帝自己,也只不过是这一巨型钟表上的一个零件而已。每一任皇帝,尽管都是宫殿里的过客,但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时间的超强敏感和持续渴望。这使他们变得无比焦虑。我想起王莽在公元3世纪建起的明堂——一座履行着计时器功能的奇特建筑,美术史家巫鸿先生把它称作“古代中国创造的最复杂的皇家礼仪建筑”,它把“时间、空间和政治权威所构成的三角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和有机”。据说明堂是由远古时期的圣贤发明的,但这一古老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被周代以后的人们所遗忘。《汉书》云:“是岁,莽奏起明堂……”

在这座明堂的顶部,是一个被称作“通天屋”的观象台,底层围绕四周,是代表着十二个月的十二间屋室,皇帝每年都要从东北角的第一间屋(阳气源起之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在每个房间轮流居住。不仅皇帝的空间位置,甚至他的一切活动,如政务、吃穿、乐(yue)事、祭祀等,都与月令相对应,他在空间中的辗转和漂移,也同时在时间中完成。他试图以此化解帝国政治与时间的冲突,完成权力与时间的同构关系。但是他们的和解只是暂时的,如今,当皇帝接二连三地在明堂出现和消失之后,明堂自身,也在时间中隐遁了,直到朱棣时代,紫禁城中的中和殿,周代明堂九室的形式才得以仿制——据说它保存了自夏商以来即已有的四面合围成庭院的廊庙形制,成为引导我们回溯历史的一个路标。

作为大明王朝的死穴,在紫禁城的正北方,景山见证了大明王朝末代皇帝崇祯的死,朱棣的权力意志不能挽救他的后裔,景山也因此具有了墓地的性质——它不仅是崇祯的墓地,也是朱棣的墓地,是一切权力欲望的墓地。这一空间组合使紫禁城的隐喻性质变得更加明显——紫禁城是由帝王控制的超级时间机器,景山则陈列着帝王在时间中的尸骸。太和殿并非皇帝永恒的幸福之源,而只是他暂时的驿站,一个又一个的皇帝,在时间中从太和殿鱼贯而入,又排着队,奔往北面的超级坟墓。他们在时间中挣扎和躁动的心,只有在沉寂的墓地里,才能得到安宁和拯救。

二十八

不仅帝王,连宫殿本身,也在时间的控制中。尽管帝王企图通过宫殿来施展他对永恒的期许,但时间告诉他,这种努力是荒谬的——世界上绝不会有一座永恒的宫殿,它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都必须接受时间的裁决。

在《旧宫殿》中,我描述了紫禁城生长的过程,却没有写到它的死亡;其实,每座宫殿,都经历着生与死的过程。对于宫殿来说,生存与毁灭,决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也每时每刻都毁灭着。生与死对它来说并非时间上的接续过程,而是同时并存、相互渗透的。它们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对宫殿的意义进行着诠释——所谓宫殿,只是一个对权力的幻象,既是实的,又是空的,既带来自慰式的满足(如朱棣),又带来空虚与破灭感(如屈原)。

紫禁城既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是一座时间中的废墟。当帝制已成为往事,人民成群结队地涌入故宫,这座宫殿,就不再具有丝毫的私人性质,它也就被从历史的母体中剥离出来,变成历史的标本。于是,它绚丽的图景,都已经不在历史的情境当中,也无法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形成互动关系,它变成了一座失去了弹性与活力的建筑,人们可以进入它、观赏它,却无法与它发生实质性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故宫无论怎样完整,都改变不了它的废墟性质——它是用来凭吊、观看、探寻、研究的,这与肇建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尽管故宫的许多宫室都依原样阵列,但无须苛求管理者,一百八十多万件(套)文物全部回到它的初始环境中,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出于观看的方便,故宫的各种藏品——青铜、玉器、钟表、珍宝等,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和展示,迎接着售票口长长的队伍,而更多的藏品,则深藏于地下库房,像那些消逝的帝王一样,被置于永恒的黑暗中(这更表明了故宫的死亡本质——所有的宝物,都是作为已逝帝王的随葬品存在的)。这种“消解原境”(decontextualization)的研究方式完全是沿用西方主流的研究方式,据说这种研究方式导致了形式主义学派(formalist scholarship)研究的盛行,却同时遮蔽了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目光。

我们根本没有可能打量紫禁城,紫禁城是一个真正的黑箱,闲人免进;而当我们能够打开它的时候,它已经变成历史的遗骸,不再履行昔日的功能,无论怎样人满为患,它都是一座失去了主体的“空城”。

二十九

然而,对于这一死者的庞大躯壳,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它的“重塑”的愿望。郑欣淼先生将在紫禁城历史中反复进行的“重塑”运动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重建、改扩建和保养维修。著名的紫禁城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在永乐、嘉靖、万历、康熙年间均不同程度地先后焚毁过,又一次一次地浴火重生。帝国的意志仿佛蜥蜴的身体,有着顽强的重生再造功能,使那些由梁柱拼接起来的壮丽线条,不被岁月轻易涂掉。与此同时,它的增建、移建和扩建工程,以及对它的“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使紫禁城几乎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建筑工地。它以此表达着对时間侵蚀的顽强抵抗。实际上,如前文所述,公元1420年建起的那座紫禁城,也非凭空而生,而是一个再生之地,因为它是周代建筑原则(即“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在明代大地上的投影,是对过往的“建筑记忆”的呈现,所以,1420年的紫禁城,与1520、1620、1720、1820年的紫禁城一样,同时兼任着新城与旧城的双重角色,我们在里面可以同时发现生长、衰老、死亡和复生的痕迹。

这使我每次走进故宫的时候都有一种恍惚感,类似于石涛在《秦淮忆旧》册页中表达出的那种既依恋又想摆脱的复杂心理,因为我同时见证了它强韧的生命力和衰朽的荒芜感,尤其在故宫大修的时候,我曾经在一些现场,比如建福宫,看到一些崭新的构件,出现在紫禁城斑驳的框架内,更何况这场规模宏大的木质运动中,“木”再度申明了它在古老阴阳五行体系中作为生命力象征的正统地位:“木是东方、春天和生命力的伟大象征。不仅如此,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儒学家和道学家都认为,龙就是木神,代表东方精神,龙来自水,代表木的生命起源,龙口吐出火焰,象征木能生火的物理本性。尽管龙没有建立独立的神学体系,但它的灵魂却以器物方式渗入日常生活,成为木质文明的隐秘核心。在某种意义上,龙与木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表述。”

另一方面,故宫又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废墟,“故宫”是一座以“故”来命名的“宫”,那些被挖掘出来的明宫基址,还有那些年久失修的偏僻宫殿,都透露出它的废墟性质。春天的时候,慈宁花园遍地的野花已经没膝,在风中像海浪一样摇曳,乌鸦聒噪着,在苍老的梁脊上成群地起落。这样的图景,表明我们都是“后来者”“迟到者”,历史早已在我们到来之前发生,而现在,不再有“历史”,“现在”的时间,与“历史”是脱节的,尽管它们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但它们在时间上是不连贯的。我们身处“现在”,无法目睹“从前”的宫殿;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缺席之后的虚空。废墟的“墟”字中包含着两重含义:它的“土”字旁,表明了废墟的物质属性,而右面的“虚”字,不仅注明了它的发音,更表明了它的精神属性——它是空的,是历史在现实的水面上的一个投影,我们可以看见它折射出的光芒,却不能真正把它掌握在手里。所以,我们只能像《哀郢》中的屈原一样,缅怀历史中的宫殿,它永远不可能再是历史本身,而只是历史的视觉呈现,是我们感知历史的“现场”。

所以,在我的眼前出现的,至少有两个故宫——生机勃勃的故宫和垂死挣扎的故宫。生与死这两种对立的运动,在宫殿里同时发生,我们甚至可以听见它们较量的声音。这使得对故宫的叙述变得无比艰难——我们很难掌握叙述的时态;叙述的口径,也容易变得含混不清。

三十

在本文最后,我想补充一点:故宫的所有者是封建帝王,它的创造者却是劳动人民。它的极权主义性质,不能否定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2020年,我的《故宫六百年》出版,在这本书的后记里,我这样写: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未曾断流,其中的原因,须从文明的内部去找。毋庸置疑,在我们的世界里,有罪孽与坠落,但也有拯救与飞升,就像这辉煌浩大的故宫,无数次几乎被摧毁,又无数次地涅槃重生。中国人能穿越黑暗与血腥活到今天,中国历史没有中断在某一个黑暗的时刻,不是因为这黑暗太强大,而是因为我们文明中的正面价值比这黑暗更加强大,这些正面价值包括:隐忍、宽容、牺牲、仁爱,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所说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几乎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價值的所有内涵。与充满经营算计的王朝政治相比,文化具有更强的整合力。

就此我们看到了两个故宫,一个是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另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对王朝政治进行抨击,而对故宫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不顶礼膜拜。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在轴心时代就已经奠定),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一切的恩怨、宫斗都是速朽的,纵然像朱棣、乾隆这样的不世之君,也只是匆匆过客,只有故宫(紫禁城),超越了个体,超越了王朝,得以永恒。

故宫的宏大,使我们至今难于从整体上把握它,它以支离破碎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表述中。我们得到的,充其量是被表述的故宫、作为碎片的故宫,而永远不可能是故宫本身。故宫拒绝表述,所以对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的碎片,看上去反倒更显得真实。这正是我写下这段碎片式文字的缘由。

作者:祝勇

第4篇:描写故宫的作文

每当我回想起今年暑假我们去北京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去故宫的那天。

那天早上妈妈告诉我今天要去举世闻名的故宫。我脑海里立刻浮现了电视里古代皇帝们生活的情景和成千上万件珍贵文物的摸样。我越想越激动,于是迫不及待地清理好行装,朝故宫的方向飞奔„„

到了故宫,我和妈妈就被人流冲散了,我在人山人海中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妈妈。我不禁地说;“真是世界着名的景点呀,人好像草原上的草一样茂盛,唉!”

过了午门,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太和殿的前面有两个威风凛凛的青铜狮子,时刻守护着太和殿。太和殿的门上、窗上和屋顶上都镶嵌了金黄色的龙,十分华美,突显了皇室的尊贵。屋顶上的黄色琉璃瓦,映衬着太阳的光辉,屋角上有十一只小兽,突显了太和殿皇权的尊严。站在太和殿的前方,便可想象出皇帝上朝时文武大臣和宫女跪地遵命的情景。太和殿虽然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沧桑,还是能把从前的雄姿展现给游客。古代皇宫的建筑十分精美,十分坚固,足以证明我国古人的勤劳和聪慧。

接下来我们又游览了中和殿、保和殿、养心殿等精美的古代宫殿。最后我们来到了皇家花园——御花园。御花园中种植了上百种名贵花草树木,有高大苍翠的老者——柏树,有纤细碧绿的少女——紫藤,还有雄伟威风的士兵——白皮松。花园中矗立着一座名叫堆秀山的假山,山上有一座小凉亭,这就是中秋节时皇帝和妃嫔宫女们赏月的地方。皇帝能够在如此美丽的地方赏月,而劳动人民却只能默默为皇帝效劳,古时候劳动人民和皇帝的生活环境真是天壤之别呀!御花园里的每一棵树和每一枝花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辛劳的汗水浇灌而成的,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里,让游客们欣赏这美好、洁净的花园。

故宫之行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文物古迹,保护重要文化遗产,让世人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第5篇:描写故宫的散文

故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故宫的散文,欢迎参考~

描写故宫的散文一

如果当年的金碧煌给人的是震撼,那么厚重的沧桑给今人的便是灵魂深处的电闪雷鸣。———题记

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精致的白石台基,跨越近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召显着故宫的王者霸气。单从各殿的名字中就不难窥见那君临天下的大气与豪情,包罗乾坤,太和至极,不知令多少游者顿生沧海一粟之感慨!

瞻仰白石台基之上的太和殿,它有着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全部由黄色琉璃瓦覆盖,由名贵的金丝楠木支撑,由精致的金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闪发光,更显金碧辉煌。远观大殿正中已铅华落尽的金銮宝座,不禁遥想其当年的璀璨夺目,不知有多少帝王为了登上它而不惜用自己手足之亲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双手,用他们的累累白骨垫起了自己的席座!更可悲的是碰上那无道昏君,竟然十几二十几年不上早朝,不理朝政,完全将先祖打江山时的艰辛劳苦抛于脑后,不顾黎民百姓的水深火热和江山社稷的岌岌可危,整日醉生梦死,只盼羽化飞天。

还好,还好!历史自有公道,不会在哪一刻定格,而是不断更替着!

是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的车轮永远在滚滚向前,碾不碎民心所向的夙愿!

后宫没有前朝的开阔与雄壮,更多的是一种柔性的幽深。高高的围墙,圈住了宫外人的脚步,也圈住了宫中人的目光。数百年前的月夜之下,不知有多少妙龄宫女在窗边对月垂泪,感怀身世之飘零,彻夜难眠。宫墙围住了她们的目光,却永远也围不住她们的心,思念长出翅膀飞到了邻家阿哥的身上,飞到了家中年迈的双亲身上。比宫女们尊贵的是妃嫔和皇后,但是比宫女们更凄惨的依然是她们。为了争权争宠,她们钩心斗角争得你死我活,外表光鲜内心却斑驳黯淡,全无女性应有的和善与柔美,到底来多数还是鱼死网破,对着镜中日渐老去的容颜茕茕孤老。

看着展出的凤冠霞帔,金玉饰品,喟叹古人智慧出众、技艺精湛之余更多的却是遗憾和感伤——为那群从未想过也从未发现过人生真善至美的女人!

还好,还好!历史自有公道,孰清孰浊,全留后人评说!

在故宫中游走,常常会感到腰酸了脚疼了,但是眼睛却还很饥渴。于是就找张长凳坐下,正欲闭目静休片刻,抬头却又望见天花板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虽然有的已皮落漆掉,全无当年的绚烂色彩,可是我们的心还是被猛烈撞击了。远在还不知我们委身于宇宙哪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的古代画师们已经能够描画出细致精巧惟妙惟肖的花鸟鱼虫,工匠们已经能够建造出大气华美重重叠叠的穹顶了!纵然劳民伤财极尽奢华,但是创造出稀世珍品流传于后世使我们得以在今天瞻仰膜拜,也算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故宫是纯木构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与现代人居住的钢筋水泥小格子相比,简直是天地的造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身在故宫,每行走一步,都会觉得被文化的空气围得喘不过气来。抚摸着它的汉白玉石栏杆,或是俯拾一片古树上掉落的新叶,或是踩踩它已被无数双脚磨光的地砖,抑或看看石板缝里探出头来的嫩草,只觉宇宙无垠,时光无尽,厚重的沧桑散落一地,在夕阳的余辉里,人不觉其身,惟有天地!

描写故宫的散文二

相比于“物是人非”,有时候,沧海桑田,反倒多了几分温情,至少,一切都变了,没有什么令人牵念怀想,就像一切从不曾发生,又可以从自己处书写历史一样。

一脚踏进故宫,踩在那些青砖上,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便是这个更冷一点的词语——“物是人非”——当然,任何一处古迹都会令人想起这个词,无数人仰望过的同一片蓝天,无数人感喟过的同一片瓦,以及无数人驻足流连过的同一根柱子抚摸过的同一颗铜钉……那“无数人”,就是流动的河水,就是历史,就是今天,或者明天,然而,若说令人在人群里依然可使人听见过去时光的呼吸,感受到往来如织的人事纷芸,稍微安静一下,还几乎能看到那些来去匆忙满怀惶恐而又抱着希望的身影,还真的只有这里,故宫。郁达夫先生写“故都的秋”,“故”字里就透着老旧与萧瑟的味道,想来,“紫禁城”一名倒多了几分肃杀,少了些亲和,确实不如“故宫”来得平和,来得宁静,来得古旧、随和与悲凉,仿佛我们倒成了站在历史对岸的人,隔着远远的河,看对面火光冲天的厮杀。

虽然是夏季,南方正经历着高温与干旱,故宫却以它的烟雨迷蒙迎接了我。

清晨,抬头望天,一色的灰蒙蒙,欲雨又晴的样子,长长的暗红色城墙外,有一处遗址就在路旁,人们既是奔着“故宫”而去,自然忽略了原本有的历史不是只有宫墙内的那一片,北京城处处都是争夺与杀伐之地,唯有有心者方能随自己的性情而停留于此吧?!漫步于槐树的落蕊之中,远远近近,京腔破空荡漾而来,迷人心魄——在旅人们奔波于各大景点忙于拍照时,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就在一声声悠长的京剧腔调里开始了。

游人再吵闹,人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否则无数个日夜只能成为别人需要的背景。我以为,在还未进入宫殿之前,这闹中取静的歌声,真算得是北京城不可复制的真文化了!

有了平民从容生活的铺垫,只一墙之隔的帝王之宫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了。我们穿过厚厚的宫墙时,即使再拥挤的人群也无法阻断我从那些砖墙里感受某种言语,更何况,推开铜铃大门,很快眼前便豁然开朗——雕龙的汉白玉廊桥,宏阔的广场,以及略显斑驳的红墙与绿瓦,使整个建筑群在大片的没有阻拦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深沉而又充满气魄。此时,丝丝线线凉凉的东西洒在我脸上,不多久,细雨斜飘满了整个故宫的上空,很多游人望而却步,那些走在雨里的,也都噤了声,只是安静而缓慢地走着,偌大的宫殿渐趋安静,还原了它原本肃穆的面貌。

我只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脚下的砖石,或是摸一摸朱漆大门上的门钉,或是檐上的木雕和中轴线上的种种图案。天空无比完整,与任何城市给人的感觉不同的是,它竟可以如此完整,没有半点被分割出去,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份完整,它才能如此逼人地夹带着历史风云席卷而至?那时我看天,雨又停了,空中云彩也没有,只是灰,灰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我就想,以前的官员们上朝时,大概都要这样看一看天吧?一以拓开心胸,一则提醒自己,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下,在来去无尽的历史时空中,个人无比渺小。大概也正是这块天,让人看多了徒生豪情?不是吗?象征着无上权威的天子,就在这片天空下最宏伟的宫殿里,振臂一呼便可定人生死,人这一辈子,若能也有踏上皇权至高位的一刻,岂不死而无憾?这块令人敬畏的天,又何尝不是催生梦想的天?!我想,无论是鳌拜还是班布尔善,或者是和绅,亦或者是慈禧,凡是对极权有崇拜的,都曾对这片华丽宏传而又尊贵的宫殿上的天空注目过许久吧!

目光从天空收回,会不由自主地延伸到一望渺茫的地面。被当年无数怀揣着各种权谋的臣子、太监和宫女们踩过的如水的青石板已经被踏坏,大部汉白玉的地砖更是被游人的鞋底磨得失去了光泽,甚至塌陷,如今换上的砖石也已长满绿苔。我不在乎它是不是从几百年前来,我只在乎那些绿苔。如果没有人来,它们会否疯长,用它们的绿去叙写不同时代的故事?事实上游人密集,人人都去看宫殿里皇帝的龙椅,寝宫里皇后的卧塌,人人都慨叹,当年若是知道这一切权威都可颠覆,最隐私的地方也可成为平民窥视的胜地,他们会不会觉得所执着的一切仿佛一场闹剧?据说还有游客一掷千金只为坐一坐当年皇帝坐过的龙椅,又有传说有特异功能者坐上龙椅后特异功能全部消失,甚至还有人说,到了晚上,故宫里还能传出一声声的号令,似乎是历代皇帝们又在上朝……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个人权利的崇拜和个体本身的奴性总会除之不去,宫殿所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供人参观感叹的功能,而是警醒或者呼唤?反正我愿意静静走在那地面上,因为只有砖石才是最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朱漆会剥落,而绿草年年,只是荒凉,然后兴盛,与历史何其相似!

当然,怎能不摸一摸那些大门上的门钉呢?门钉模竖都是9颗,取功德圆满之意。以前这些门钉上包的全是金子,以显示皇家的富贵,至尊,只是,“天朝上国”一旦被人攻破国门,最先遭殃的当然是露在外面的财富。听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慈禧弃宫而逃后,那些海外的侵略者见到故宫的气派便眼放绿光,贪婪地撬走了所有门钉上的金子。想象一下这威武的大门被损坏以后的景象吧!那是对昔日的不容侵犯的绝大讽刺!如今的门钉换成了铜,也被无数人摸得光滑可鉴,正好是对历史的补白。

虽然我知道已经掉色的房梁也不是当年的房梁,但没有关系,至少雕塑还是。屋角的雕塑,精细,生动,有龙,有凤,男人工作的地方雕的狮子是双眼圆睁,而女眷们门前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叫人莫管是非。要说文化,在这个巨大的四合院的建筑群里,难道不更在这些细小的雕刻上?那里才真正藏着过去岁月的灵魂,它们才见证了人世的冷暖,俯视了生命的起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一刀一刀的刻印,正是最好的说明文,散文,和传奇,小说。

从神武门出来,回望怪石嶙峋的御花园,再侧视两面长长的宫墙,瞬间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觉。我总在想,夕阳西下时看这里,是不是更有血色之感?那些我还未涉足的后宫嫔妃们的住处,听说一直是被锁着的,里面有些东西不能看也不能议论的,一到晚上在宫墙外也能听见里面的呜咽声。说者神乎其神,听者更是毛骨悚然。此一说,令我真想一直留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去感受。

但我不遗憾。即使并没有仔细地去看那些宫殿里的陈设,我也能想象纷争四起,平常话语里暗含的杀机,即使并没有把整个故宫的草木都抚遍,我也能明白春秋流逝里的无奈苍凉,所以我说天空是故宫的气质,大地是故宫的岁月,细小的处处是故宫的眉眼,于是,我抚摸了它的灵魂。那时天空渐渐放晴,养心殿的房檐下飞来了一对灰羽毛的鸽子,停驻在盘龙的雕塑上凝神张望。它们的眼里满是气定神闲,不像我们,来去匆匆,以各种似乎不同的面貌重复着历史,张扬着极权,放纵着贪欲,或者只是无奈地站在历史的另一边,隔岸观火。

第6篇:描写故宫的句子

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故宫的句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倚着北宫墙那座险峻的石山,就是著名的堆秀山。沿着陡峭曲折的磴道登上山,山上有御景亭,在亭上可观望四周美丽风景,据说是帝王、后妃重阳节登高游玩的地方。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构造严谨,装饰精美,文物众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故宫又称紫禁城,布局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秩序井然,普通的百姓不仅无法进入,就是靠近一步也不行,体现了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午门十多米高的地方,有崇楼,重檐尖顶阁亭突起,宛如五只振翅欲飞的凤凰,气势雄伟,因此故宫又称五凤楼。

故宫四周建有围墙,墙外一条护河城四面环绕,形成故宫完善的防御系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走过内金水桥,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一个宫殿式的建筑,就是太和门,门前两侧各蹲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青铜大狮子。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以及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殿内正中有“允执厥中”四个大字,下方的宝座左右两侧各站着两只四腿独角异兽,均是金子做成,金光闪闪,威风凛凛。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一块巨大的石雕十分引人注目,这便是有名的云龙石雕,上面雕着云朵,湛蓝的海水、险峻的山崖,九条形象生动的游龙在海水、山崖和流云之间戏珠,使人浮想联翩。

每逢下雨天,雨水落在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层台基上,汇成的水流从一个个石雕龙头口中流出,上千个龙头,上千道水流,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

故宫的正门朝南,叫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从午门的背后看,却有五个门洞,因此午门的门洞有“明三暗五”的说法。午门的正门只供皇帝进出,就是身居高位的大臣,也只能从侧边的门走。唯一破例的情形是皇后在结婚的时候大臣可以进入一次。可见古代等级的森严。

故宫整个院落分为“前朝”和“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朝政和举行盛典的地方,“后寝”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帝王与后妃以及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与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并称“三宫六院”。

在御花园中有一棵并不起眼的古柏,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引得许多游人在此拍摄留念。原来,这棵古柏就是乾隆皇帝赐封的“遮荫侯”。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它跟随皇帝一同去了江南,替皇上遮荫,别人都热得大汗淋漓,只有皇上感到很凉 爽。

御花园是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是古代供帝王后妃休息、游玩的地方。园中偶而可以见到几个造景美观的亭台,掩映在绿树之中,地面上,可见到用卵石摆成的福、禄、寿象征性图案,有花卉、人物、戏剧等等,丰富多彩。园中摆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各种各样的盆景。石头间长着青翠的松柏、竹子等,迎风摆动,摇曳多姿。其中有许多古柏、槐树老态龙钟,却又枝繁叶茂,如一个个历经风雨不倒的巨人,见证着明清两个朝代的兴亡盛衰。

过了午门,一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宫殿迎面而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最壮观的建筑。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殿前宽阔的月台上有象征江山万代的铜龟、铜鹤,它们摆着优美的姿势望着远方。檐角上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骑凤的仙人,其后跟着龙、凤、狮等十个走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在现存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太和殿内部御座两侧有宝象、仙鹤等陈设。御座上方的藻井正中雕有盘卧的巨龙,威武的龙头往下探着,口衔着宝珠。装饰的豪华令人叹为观止,遥想那君王坐于宝座上,君临天下,何等威风,然而只顾自己一味奢华,而置黎民百姓于不顾,江山万代的愿望终究不可能实现。

在午门内,太和门前,五座汉白玉石桥——内金水桥并列跨越河上,与雄伟壮观的午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雕琢精美的桥栏宛如一条条玉带子。桥下的内金水河水清澈见底,蜿蜒曲折,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五座桥中间的一座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最长,只供皇帝通行,其余四座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行走。

故宫是遵循封建等级礼制建造的庞大建筑群,有九千多个房间,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所有宫殿建筑均严格按一条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南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部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两侧有数不清的大小宫殿楼阁,清一色的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皇帝御座设在太和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做工讲究、装饰华贵、体积庞大、雕镂精美,后方是七扇雕着云龙纹的大屏风,椅圈上十多条金色的龙盘绕,椅面之下是须弥底座,两侧双龙吐珠,统统罩着金漆,无不衬托出宝座之人的尊贵身份。

经过皇极殿前,我看到了著名的九龙壁,碧色的琉璃壁上,九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颜色各不相同的巨龙口戏白珠,翻腾自如,有的盘旋上升,似乎要直上云霄,有的俯冲下降,似乎要扎进碧海。中间饰有山石、云气作背景,整块九龙壁雕塑精美、色彩华丽,堪称我国古代城市雕塑的典范。

第7篇:关于描写北京故宫作文汇总五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北京故宫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描写北京故宫作文 篇1

8月8日,爸爸、姑父、姐姐和我去故宫游览参观。 故宫内游人如织,大家看得仔细,心情沉重。 走进故宫,我震撼了。高大雄伟的宫殿,金色的殿顶,红色的墙壁,宽阔的大院,古香古色的御花园,栩栩如生的神龙石雕,无不展现着宫殿的气派。

听了故宫内自动讲解器的讲解,我明白了,作为皇帝要心里想着天下百姓,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才能坐稳皇位。描写北京故宫作文 篇2

今天我参观了金碧辉煌的故宫。

我们首先参观了太极殿,那里的瓦块涂满了金粉,就像一块块金条。到了保和殿,它的红砖上还有古代人留下的痕迹。太和殿里有许多宝物,第一件是用黄金做成的砖块,第二件是18个不同样子铜鼎,最后一件更神奇了,它是皇帝的宝座,上面有一个龙头,龙头的嘴里含着一颗珍珠。除了皇帝,其他人坐上去会被上面的珍珠砸死。故宫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宫殿,很多很多的宝物,看得我眼花了乱。描写北京故宫作文 篇3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和我来到北京的故宫游玩。

故宫旧称紫荆城,是清明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占地12万平方米,屋宇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绚丽的屹立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物气势雄伟,豪华壮丽,中国古当代艺术的精华,于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来到故宫的正门,故宫的正门就是午门无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走近一看却成了五个门洞,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三明五暗”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太和殿事故共中最大的建筑物,他是皇帝每天上朝朝政的地方,他的屋顶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一个垂脊兽,在我国古代异兽越多代表殿里等级越高。殿里有龙椅、屏风,并立有六根金柱,每个布置都很有意义,看到这里,我感到好像看到朝中文武百官朝拜的情景。

这次故宫游让我知道许多可贵的知识,里面还有许多宫殿我不一一细讲,有机会你们自己去细细游赏。描写北京故宫作文 篇4

故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故宫建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它位于北京中心,是明、清两朝皇帝和妃子还有太后住的宫殿。故宫面积非常大,在明末崇贞皇帝年间战火不断,故宫有些损坏。后来清兵越过长城,攻克了北京,中国开始了最后一个朝代——清。清初顺治年间,继续修建故宫。从此后,大清每位皇帝全在那里居住办公。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观北京故宫。单外表看,就可以品出历史长河的古老。过了天安门城楼,进入故宫城门,可以看见金水桥和午门,还有护城河。描写北京故宫作文 篇5

暑假里,母亲带着我去北京旅游,游览了长城和北京许多名胜古迹,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参观故宫了。

经过天安门,映入眼帘的是故宫的城门,进入城门一个庄严绚丽的宫殿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故宫,也称紫禁城,这里曾经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距今有580多年的历史了。

我见过上海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游览过苏州园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雄伟壮丽故宫。故宫有着巍峨壮观的宫殿,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灿烂的瓦顶。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黄琉璃瓦顶,白石底座,雍容华贵,气势磅礴,像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有人说天下美景尽在故宫,并不夸张。

故宫,美不胜收的陈设,虽然没有水、电等现代生活的设施,但是中外游人都为它别具一格的特色,而不远千万里前来观赏。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游人似乎已经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几千年、几百年前,见到了古人,嗅到古人的气息。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一个代表性建筑,那就是故宫,华丽不失庄重,肃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寻找个象征,那么还是故宫,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喧嚣都能在那里找到注解。

一座世间仅有的皇城,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汇集了中华大地古往今来无数的奇珍异宝,凝结了能工巧匠们几许血汗、几许泪水……直至今天,故宫始终见证着历史的进程,讲述着无声的故事。

第8篇:游故宫的感想

实践报告

--游故宫的感想

故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电视中经常见到之外,相信大多数人都曾亲自走进故宫参观。尽管我也曾经去过故宫,但是因为都是以游玩的目的,没能真正认真的参观过,所以也借这次近代史课程的实践活动,我又一次去了故宫,而此次去参观真的也得到了很多新的收获,对于故宫也有了新的更深的了解。

众所周知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经24个皇帝。故宫是从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因而它的第一个主人便是明成祖朱棣。而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带着敬畏的心情从故宫的北门进入故宫,看到御花园、以红黄色调为主的宫殿,而且宫殿屋顶的形态各异,真的很宏伟壮观,不由的想象着在我脚下的路曾经是皇帝必经的路,眼前的景是曾经寻常百姓所不能见得,心中对故宫的敬畏油然而生。使我想到100多年前,一个名叫赫德兰的美国人曾经在参观故宫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为什么,在这里你会被你所见到的一切所打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这又是一种让你感到亲切的美。”也许外国人并不能像中国人那么感同身受,但是从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和我们相通的感受,故宫给人的是尊贵的美,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都只能在宫殿的外面参观,而不能进入其中,所以我也观察到故宫的窗户设计的十分紧密,据说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可见紫禁城的防守十分的严密。

故宫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关于故宫的三殿,我不得不提的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紫禁城宫殿之中最大的一座,长宽比例9:5,寓意“九五之尊”。太和殿的匾额是“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看上去真的很有威严。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也使整个宫殿的气势更加恢宏。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后三宫不得不提的是乾清宫、坤宁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殿的正中有宝座,墙上高悬这“正大光明”的匾,还有摆放整齐的供休息的床和椅。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坤宁宫和乾清宫距离之近充分体现出了古代皇后的地位之高,等级分明。

在东西六宫中,我想提及一下储秀宫,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使它成为了东西六宫中最奢华的宫殿。

走在故宫中,仿佛真的能看到大臣朝拜,妃嫔相见,更朝换代的场景,想象着这些,使我不由得感叹故宫留存的巨大历史意义,是它的存在才让后人能身临其境,对于古代帝王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可谓有据可查。

故宫有四个门,其中后门是“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也正是我们进入故宫的门。

期间我看到了大门前有两个铁缸,开始在想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由此也看到了古代人防患的意识。

由于故宫很大,可以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了,所以要都参观过来需要半天的时间,但是从此也看出古代皇帝的家族之庞大,真的和现在我们的生活状况大相径庭,有玩有办公有举行庆典有居住有修养甚至有“冷宫”,如此的齐全,充分体现皇族的地位,再到每一处的建筑寓意等等,让我又深刻体会到了古代皇权的至尊威严,皇帝乃天子的九五之尊。。偌大的故宫,建筑的形态,恢弘的气势也让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结晶。

第9篇:关于故宫的作文2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故宫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故宫的作文1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祖国的首都北京。用了一天的时间游了我国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故宫是我很想去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建筑。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故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故宫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其实应该叫紫禁城,是过去皇帝们住的宫殿,所以现代人们叫它为故宫,天安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一进到天安门里,我立刻被震撼了,这紫禁城真的是很有气势呢,面积有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我们首先来到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基台上,基台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就是过去皇帝坐的龙椅,是至高无上的宝座。门口挤满了人,向殿内仔细张望。再往前走是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是一座方形殿,黄色琉璃瓦的房顶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交泰殿。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现在交泰殿里放了好多印章,嗯,应该叫玉玺,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还有乾清宫,上有著名的正大光明匾,四个大字写得刚劲有力。故宫里最好看的要数钟表馆和珍宝馆了。钟表馆设在奉先殿,里面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钟表。有镀金的,硬木雕花楼的,镶嵌珐琅的。有的是中国古典的亭台楼阁式的,有的是古代传说,有一个群仙祝寿钟,寿星和八仙会循环从门内出来,精巧极了。

有的钟有上中下三层,每一层人物都会转动非常好看。还有外国进贡的。有一个铜镀金写字人钟,里面的小人会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出神入化。还有一个金象拉战车钟,是一只健硕的大象拉着四轮战车,战车及象背上共有官兵11人。象身及车身上嵌有彩色料石。象的眼睛能转动,鼻子、尾巴能摆动。象肚子底下有一个轮子,战车前部的圆筒上放置有鼓、号及兵器,还能奏乐呢,神奇的钟表数不胜数。珍宝馆里更是珍藏了许多顶级的奇珍异宝。有金嵌珠立佛、金宗喀巴像、金累丝嵌松石坛城,有镶满珠宝的朝冠、凤冠,有晶莹剔透的水晶杯、水晶球,有各种材质的鼻烟壶,酒杯,还有各种宝石做的耳环、吊坠,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外加直流口水,每一件都做工精美,价值连城啊。

下午,我们去看了九龙壁,九条生龙活虎的中国龙,每一个都是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态,就是画龙点睛之笔,加上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创造了这一个中国的象征。我急着要看珍妃井,可妈妈非要看珍宝馆。珍宝馆是收藏中国的奇珍异宝的地方,我本来不想看,可一见那么多漂亮的宝贝:绚丽的王冠,各种各样漂亮的宝石,还有贵重的玉带看得我眼花缭乱,都忘记照相了。

昔日皇家的私藏,今日在这里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参观。当我们走到慈禧太后的院落时,都赞叹不已,mygod!真正的金枝玉叶---金子做的枝叶,碧玉做的花朵太奢侈了、太昂贵了我一直嘟囔说:给我一盆该多好呀!新的世纪故宫博物院又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年来对紫禁城的`最大修缮工程正使它重现盛世风华。是啊!墙面、砖瓦,都被刷新了一遍,看起来更具有现代与古代的结合风。

不知不觉夕阳快下山了,我也累的筋疲力尽了,只是这宏伟的建筑使我意犹未尽,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间。关于故宫的作文2

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城市,现在,我终于来到了北京,并且开始了我第一天的旅程——北京北京故宫一日游。

我们来到了北京故宫,我放眼望去,北京故宫的气势蓬勃,金碧辉煌,我恨不得马上就飞进去。我们买好票,走进北京故宫内。

第一站——太和殿很快就到了,只听那位导游姐姐说:“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那么,太和殿是干什么的呢?”我问道“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哦——原来是举行大典礼用的。

很快,我们就走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北京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北京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导游姐姐停了停,说“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

……

现在,我们走到了珍妃井边上,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西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令珍妃投井自尽。二总管外号“催命鬼”,他来到小院,向珍妃传下了西太后的旨意。珍妃不服,吵到西太后那里,大骂一通。西太后恼羞成怒,说:“赶紧给我推到井里!”“催命鬼”把珍妃架到八宝琉璃井,珍妃死死抓住玉石栏杆,没办法,只好把她架到秃井边,使足力气,推了下去,然后又找了块圆石压在上面。办完珍妃的事,西太后出了神武门,奔离西安。珍妃死后,尸体在井里泡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辛丑回銮后,慈禧太后未免理亏,将珍妃死因归结于崔玉贵逞能将珍妃推进井里,自己只不过当时在气头上。并命人将珍妃尸体打捞上来,安厝于西郊田,后葬西陵之崇陵妃园。瑾妃在井北怀远堂东间立牌以示哀悼。后称此井曰珍妃井,沿称至今。

这就是我第一天的北京旅行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email protected]。举报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